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针对秦岭违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深刻教训,首次提出“国之大者”,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此后,“国之大者”作为高频词,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报告中,充分表明其重要性。很显然,“国之大者”是指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从价值层面、理论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具有深刻的内涵。
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下,“国之大者”要从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心怀“国之大者”,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磨砺、细照笃行的信念修炼、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只有心怀“国之大者”不懈怠,才能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动摇。第一,树立共产主义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滋养广大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灵魂,是保障“国之大者”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柱。第二,锤炼政治担当。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强调责任担当,时刻胸怀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常怀敬畏之心。心存敬畏是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态度,更是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规矩和底线。古人说,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对规矩、纪律和底线有敬畏之心,做到讲规矩、守纪律、保底线。(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杨西社区基层党群工作者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