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 深圳晴
80后的我,很幸运自己出生在一个没有重男轻女的家庭,我有幸福的童年,我也很幸运从小男孩子性格的我没有被人质问到:你一个女孩子怎么没有女生的样呢? 更幸运的事工作后我没有被性别歧视,婚后我又幸运的有了兼职工作,十年来的兼职生涯让我即不丢失工作,又陪伴了孩子。然而人在安逸的时候总会忘记成长,时间,岁月就这样被我蹉跎完了,到了中年,才遇到了前所未来的苦。
没有失败,就没有经历。回首三十几年的岁月,我居然没有丝毫突破性的成长,昨天和孩子们下棋时,我自嘲自己是家里最笨的那个人。
从小虽然是男孩性格,皮一点,但也算是懂事,不会惹大事。工作后,也是一个好说话的女职员,从来就只会干活。曾经,我也想努力的超过男性,但最终我发现那是先天性的差异,比如短跑女性的最高纪录被持续几十年不曾被打破,然而隔壁跑道上的任何一个男生都能超越,这就是差异,最终才明白自己需要超越的对象搞错了,我只需要今天比昨天更好一点就行。后来我很努力。
在婚前,我羡慕公司兼职的会计,每个月只要回公司一次,我想如果我能在有了家庭之的也这样工作,是一件多么完美的事,或许是信念的强大,或许是老天的眷顾,在孩子出生后我有了第一份兼职,那时全职、兼职我一起做,虽然有妈妈的帮忙,但工作,孩子,家务还是得一并承担,但我也向大多数妈妈一样抱怨过,抱怨先生早出晚归,抱怨他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对于家庭的付出,他的意识里应该是在“帮”我吧。
再后来,我感觉到全职时间无法让我花更多的心思陪伴孩子,我又想如果再多一份兼职,我就辞了全职在家带孩子。老天再一次眷顾了我,我有了第二份,第三份兼职,不错的收入,自由的工作时间,家里还有妈妈的帮忙,生活的安逸让我忘记了当初想要追求的生活。一晃10年,从开始的安逸,到生活的压力,妈妈的离去,中年的危机,我才知道自己丢失了多么珍贵的东西,岁月,不再回来。
曾经,我看着每天提前环保袋,背着孩子,穿着随意的妈妈们穿梭在市场为了一毛两毛和菜商半天的讨价还价,带着孩子在广场上和妈妈们扯东家长西家短,然后用粗暴的口吻教育孩子。条件好的妈妈们,因为无聊所以就会在一起搓麻将,聊八卦。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过那样的日子,那样我会疯的。所以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我不能走那一条路。很幸运,我坚持着。
安逸的生活让我忘了初心,忘了成长,忘了自我的追求,十年的兼职,也缩小了我对社会的了解,兼职不需要回公司,所以我也少了职场上求生的能力,我的眼里只有孩子,家庭,和那已算薄弱的收入,我发现自己和曾经广场上八卦的妈妈们越来越近,我焦虑了,我开始找工作,我开始降低自己的要求,我只想快点融入到社会中去。
有机会的时候,我总想着家和孩子,我会挑工作,嫌太远,嫌时间太长,我放不下孩子,放不下家,也许这就是先生一直和我争论的问题“人是可以圈养的”,原来,我就是这十年兼职,安逸生活圈养的产物。
80后的我们,曾经都有自己的梦,在婚姻里,在孩子和家庭中,我们的兴趣和才能都被局限了,期待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疲惫的无力感。大多面临着家庭和工作的舍弃,就会想到“陪得了孩子却养不起孩子”,这是现实,也是我们的焦虑,多少80后的女性,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困扰着,感觉自己仿佛站在迷宫的中央,我们在努力地脚踏实地地找寻出口,但所有的经历又像在告诉我们,其实从一开始这个迷宫就没有设置出口。
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归到职场,再一次去工作中大展拳脚,真的很难,很难兼顾。最近我常常想,我不能放弃梦想,让渡事业。我需要对内,要做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更大牺牲的心理准备,要学会更为精细有效的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对外,适当地寻求外界帮助,比如初期请求先生和孩子的支持,请他们一起分担家务;在富裕和忙碌的时候花钱请人帮忙。的确,办法永远比困难多,关键是弄清楚自己难以跨越的究竟是压力还是动力。
独立自强,这个世上没有什么能阻挡一个女人想变好的欲望,勇于找到自己,终结痛苦的现状,什么时候都不晚。80后困惑的我们一起利用自己的思考力,重拾执行力,扛起当强大的抵抗力勇敢地跨过去吧。
赫尔曼·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今日金句】只要勇敢地跨出去,人生就不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