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时隔近三个月时间,我们再次相聚,一同到下车镇中心小学开展第二次研修活动,不同于第一次的陌生,这一次大家明显都更加熟悉自如,增进的默契也为本次的活动锦上添花。
本次活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由叶杏蕉老师带来的观摩课——《包装的学问》,听完叶老师的课之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首先,教学理念非常新,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发现其中的奥秘,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经验。在导入时利用生活中包装快递过度浪费的问题引出新课,快递包装的生活问题引出如何才能更节省包装纸这一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数学联系着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给出学习活动——包装两个长方体,再到三个、四个长方体,问题层层递进, 目标明确,如何包装才最节省包装纸,让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发现,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推理能力。
其次,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完整流畅,教学结构环环相扣。比如在小组合作结束汇报后,提出:哪种包装方法更节省包装纸?问题一抛出,学生便来了兴趣,通过对比观察得出结论:只要看重叠面积的大小。到后续包装三个、四个长方体时,也可以依据前面的经验排除掉一些不是最节省的包装方法。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平时老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注重,也可以看出叶老师平时的教学也非常扎实,学生知识掌握的很好,能力强。在课堂上,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包装两个字便可以想到是求表面积,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口算能力也十分出众,同时,在汇报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意识同样较强。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许是数学当中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一节课当中所渗透到的数学思想,我想它不止在数学当中适用,同样适用于生活,以一节课作为开启的钥匙,让数学思想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一个班除了有优等生之外,自然也会有学困生的存在,因此第二个活动我们就召开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研讨会,在会上,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都发表了各自在本班转化学困生时的做法,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方法:
1.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大多数的学困生,也许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学困生,只是由于家庭问题或者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才慢慢导致的,因此老师需要通过深入的了解去发掘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关键点去入手。
2.关注学生心理,正向引导。
关注学生究竟是因为有厌学心理,还是因为知识的难度太大而导致成绩差,在平时的课上及课外多找学生谈心,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学困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3.采用兵教兵的模式。
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在一个班级当中学困生的人数也许会比较多,很难用一己之力同时帮助所有学困生,因此需要通过利用优等生的优势来协助老师,安排优等生一对一帮助学困生。
4.家校合作。
很多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扰,学生在校的五天在学校老师多方的管理之下,可能学习生活习惯各方面已经慢慢变好了,但是经过周末两天在家之后,第二周一来到学校又会发现全部归零,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家校合作,在学校和家庭这两个重要场所共同监督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养成好习惯,摆脱坏习惯。
不管如何,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需要老师一直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的,给予学生我们能够给予的关注和理解,尽自己所能给予学生所需的帮助,如果能成为温暖过某个学生的老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相较以前,现在的我更加明白了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人是很难的,想要改变一个人是难上加难的,作为老师,我们只是一阵呼啸而过的风,或许就只是将学生这朵云向前推动了一点点,而这朵云最后会变成什么形状?会去向何方?也许我们都无法知晓,我们只愿做好当下这一阵疾驰但温暖的风!
20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