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罗小葶
前几天,领导找我吃饭聊天,我们聊了许多,聊到近一年的转型。
公司每年出版几百个品种,但是利润却没有一个公司一年出品几十本书来的有效果。加上今年中国的经济,双重压力要了我们的老命,近来活得焦躁不安。
出版这一行,为什么会低迷成样呢?曾一度不能理解,我们到底做错什么了?
全中国14亿人口,一本普通书能做到3万册的销量已经在偷笑了,就算我们有将近大半的人是务农务工人员,那另外一小半人呢?至少还有5亿人口吧。真就没有阅读习惯吗?
我看不是。早些年,中国还是很看重文化产业的。
很多人说是图书的电子阅读化给纸质出版带来了冲击,冲击是有的,但这不是全部。从另方面看,出版业的多元化是互惠互利的。并不能完全打死一片的纸质阅读者,纸质出版是文化产业,文化是一国之本,自然不会死,电子化只是多元化发展的其中一种而已,就单以图书来说,图书的创新空间也远不如此。
我想大家都不能否认《秘密花园》风靡全国的战绩吧?
将读书变成了参与,再把参与转化为一种减压的形式,当这种形式成为了一个潮流趋势。这个噱头一打出来,再经过精准的推销工作,不引人注目都难。
所以说,电子书带来的冲击是不足以打倒纸质出版的。
中国的飞速发展,劳动力的增加,同一种类产品有多个产家生产,人们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必需品,而是个性化的专属品了。
阅读前,我会习惯性先为这篇文章定一个性质,比如:公交阅读,厕所读物,睡前故事。这些是一些比较大规模的“个性化词汇”,直观的让大众看到后,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当然也就更加直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作品,而不是大海捞针,进而也不会再把阅读当做一种压力。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两年出版行业走到低估,但是出其不意的一些书却卖的相当好。似乎发展了一个规律,真的畅销的书,前所未有的畅销。而一般的书,因为同质化、模仿化严重,都逐渐被淘汰,再也不能糊弄两下就有几万册的销量,再也不能养活一群“普通写作者”。
写这篇总结之前,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一定会买的书是什么?问了大多数人,一种是:跟专业相关的图书,比如,身边许多平时不看小说的人,她的职业是画手,她当然会买许多画集。另一种则是:跟“其他原因”有关。
这里的“其他原因”真的非常重要,可能是因为兴趣爱好,也可能是因为听到某个人提及这本书能带给你除开阅读以外的其他“功能”,例如:涨姿势、明事理、奇闻轶事、消遣减压等等开启新世界大门的可能。
以前我们读书是为了学知识,现在我们读书是因为一种潮流一种谈资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很可能改变你的三观。
举个栗子:昨天跟好姐妹出街,她极力跟我推荐《琅琊榜》,里面许多的梗和萌点我都无法get到,因为我并没有看过。我们很难能聊到一块,后来我们商量,我推荐她去看一部电影,我也回去看《琅琊榜》,看完后我们再坐下来聊聊。你看,谈资是需要有共同点的。看书也一样,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的书能卖的更加的好?大约“谈资”这种东西也算得上是一本书的附加价值了。
“谈资”也好,“生活态度”也好,这个栗子,只是“其他原因”中的一种而已。
我曾跟我的作者说,现代人越来越疲劳,我们进入了一个微阅读时代,写东西不要太复杂,但是要有个性,要负责。太复杂,这辈子我们看了多少教科书,谁也不想占用休息的时间去钻研复杂文化里的深层道理,相同,文学作品是不是应该要做到有个性,还要负责任?阅读是一件非常个性和隐秘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安静阅读,这大约是世界上唯一一件一个人也可以做的有趣的事。加之,文学作品传播的就是一种文化和能量,拥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多的是在拥有“潮流”和“谈资”之上,能打开新世界大门,不一定是非常专业的学问,很可能只是一些生活上的态度等等,太多。爱情小说有爱情小说的好,社科小说有社科小说的现实,纪实文学有纪实文学的残酷。只是如何体现这其中的好,我们是不是也能如同人物的个性一样,制定属于它们自己的性格?
其实讲个性和负责任都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因为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但是固守陈旧,没有创新的纸质书出版是不可能再走上坡路的。
今天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笔者说,中国的企业家做转型的有一半都失败了,有多少实体创业者在马云的带动下,为网店交了学费,卖出去了产品却没有带来收益。另外一半成功者,那个不是牺牲了许多“曾获得”才带来新产业转型的?曾经给自己受益的东西,很可能就是现在绑死自己的利器。
关于改革这件事,我更想再举个栗子,前些年出版业一家知名公司大幅度裁员,业界许多公司都在盛传它不行了,撑不下去了。我们并不知道的是,它在内部分割的同时,制定了一次重大改革,细分了产品线。这次大损伤并没有完全打到这个公司,它又开始崛起了。平时轻易不改,如果一定要改就要彻底。但是由于它涉及到一些相关的朋友,就不再提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更想表达是个人比较简单的总结。
在我同时兼有策划人和读者的双重身份来看,“其他原因”的重要性,我们这代人,买书的能力并不缺乏,看书的可能性也在加大,但是我越来越看重“不是必需品”的专属性以及它所能带给我的价值。
图书不是吃穿用度的东西,它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的必需品,针对不是必需品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们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
……………………………
作者简介:罗小葶,图书策划人,写作者。曾用别名于国内外媒体杂志撰写数十万字作品。喜欢小动物与民谣,川籍女孩,定居长沙。合著书《Hey,我真的好想你》现已上市。邮箱:tingluo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