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七点多钟,站在5000米海拔的大峰上,只见笼罩在眼前的飘动的云雾突然散开一线,远正好露出了远处雪山群的峰顶,这景象神秘而又壮观,我突然明白了攀登一座雪山的乐趣。
阴差阳错的雪山之旅
攀登一座雪山,这个事情对于我来说,原来是一件感觉遥不可及的事情,5000米往上的高度,想想就喘不过气来。但阴差阳错,2018年的是十一前某一天,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四姑娘山徒步穿越的行程,结果报名时却报成了大峰登顶的行程,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开启了人生中第一座雪山的行程。
四姑娘山位于川西的日隆镇。从成都出发到日隆镇,海拔一路从500米上升到3000多米,因此在日隆多留了一天时间适应海拔。
住宿是在附近村庄的一个藏民家,条件简陋,但是位置却极佳,坐落在半山腰上,视野十分开阔。傍晚的时候站在房顶天台上眺望,前方是雾气涌动的峡谷和积雪的高山,背后则是散落在山间的藏式民居,在雾气的遮挡下若隐若现。
十月份的日隆,已提前进入冬季。住下的当晚,八九点钟就开始扑簌簌地下起雪来,一夜听雪而眠,睡得还算安稳。第二天清晨起床,山谷中一片云雾隔开两个世界,上方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山峰,下方是浸润在一片绿色中的村庄。
登山首日,从开始到差点放弃
登山当天的早上是阴天,从海子沟景区入口进去,前面一截路上风景平平,直到爬上山坡到了锅庄坪,视野才豁然开朗:脚下是连绵的高山草甸,两边是整齐的杉树林,而远处则是被云雾半遮半掩的四姑娘山四座雪峰。
怀着兴奋的心情一路拍照一路攀爬,走过草甸,就进入了灌木丛区。到了大约12点钟,我们抵达了中午的休息点——打尖包。打尖包有个小卖部,供应些泡面、简餐和饮料等,因此前往四姑娘山各条路线的人都会在这里休息吃午饭。我们在这里吃过午饭,休息了一阵才继续往前出发。
过了打尖包,路开始变得难走。由于刚下过雪,加上马队的践踏,道路变得异常泥泞,有些地方甚至就是一片泥塘。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找些干燥的地方落脚,时不时还得钻到灌木丛中绕路,再加上下午天气转晴,体力的消耗开始加速。
下午2点钟,我们到了鸡卡坪,海拔4080米,地上开始出现积雪,而周围的雪山也变得似乎近在眼前。也是在这个地方,我犯了个错:我原来一直走在第一梯队,但在由于在这里拍照耽搁了一点时间,于是后面的路程就着急想赶上前面的人——结果没赶多远,就引起了缺氧。于是后面的一截路,我越走越慢,越走越累。
等走到大峰二峰岔路口(4208米)的时候,我已经到了脱力的边缘,每走上几十米路程,就觉得心脏跳得似乎要蹦出胸口,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于是从岔路口到大本营的几百米路程,我走一段,休息一会,几百米的路程整整走了一个小时。到达大本营,我休息了好一会才缓过神来。
但还得搭帐篷。
我从没想到搭个帐篷也会变得这么困难。展开帐篷,穿支架,打地钉,这些日常做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在这时都变得困难异常。当我用锤子敲击地钉时,钉子似乎不是扎进地里,而是扎了我的脑袋,牵扯起一片钝钝的痛感。于是搭完帐篷,又不得不休息了好一阵。
又过了一会,最后一批队员也到了大本营——包括和我一起来的朋友。他的高反严重,落在了最后一个,一到营地就钻进帐篷休息。我看他发白的嘴唇,不由有点发慌,急忙喊领队协助,领队问了些问题,给他灌了一瓶葡萄糖,才稍好一些。
而我的状态倒是已经缓解不少,终于有余力掏出无人机拍照。从无人机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本营背后通往大峰峰顶的路,而对面一众叫不出名的雪山,则被云雾遮盖着看不真切。
拍了不一会儿,太阳渐渐西落,而我们的晚饭也备好了。大约是高反的影响,我的胃口很差,吃着饭菜味同嚼蜡,但想到明天要登顶,勉强塞了些进去。
吃完饭,天也已经黑了,夜晚温度降得厉害,于是我早早地躺进帐篷休息。结果一躺下,脑袋又开始发疼,直愣愣地在睡袋里躺了一会,又看看身边似乎没有丝毫缓解的同伴,忽然一阵沮丧感涌了上来:明天还能登顶吗?
我静静躺着,听着外面的脚步声、说话声和马匹的呼气声,陷入了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半夜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在喊大家看星星,想要去看,却又不想从睡袋里出去,于是又再次昏沉睡去。
满血复活,顺利登顶
第二天大约四五点钟,领队就一一喊大家起床了。我一醒过来,头疼依旧,而同伴虽然好了一些,但高反依然严重,于是有点绝望地和领队说:我们放弃登顶了。
但不登顶也得吃早饭,不然状态更差。早饭是面条和稀饭,胃口依然不佳,但同样逼迫着自己吃了一小碗面条,喝了两小碗粥——没想到,吃完早饭之后,整个人的状态突然好转许多。甚至连高反严重的同伴也缓了过来,于是我俩一合计,继续登顶吧,不给自己留遗憾。于是收拾好登顶的装备,跟着队伍出发。
出发的时候是清晨五点多,天还是全黑的,大家顶着头灯,排着长队跟着向导往前爬,只见星星点点的头灯在雪地里形成一条蜿蜒的曲线,有种电影中的史诗感。登山的路除了有些滑,总体难度并不大,唯一比较陡峭的几个地方,也都有铁链保护。而且有趣的是,走到快要登顶的一小段路,大家的手机突然有了信号,于是一个个纷纷停下来刷手机发朋友圈。
6点45分,成功登顶。大峰的顶上很平缓,有一块写着高度的石碑,大家纷纷前去合影。我站在峰顶等待日出,但左等右等,天空始终笼罩着厚厚的云层。
我正失望地打算下山,突然天边的云层散开了一线,虽然还没有看到日出,但远处的雪峰正好从这空隙中显露出来。又过了一会,云缝中的雪山罩上了一层金色——看来这就是今天的日出了。
也许老天爷也不希望我们失望而归,随着时间流逝,对面的云层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上下拉开,一排棱角分明的雪山带着丝带般缠绕在山间的云雾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好一幅恢弘的雪山全景图!
这一刻,之前因为高反带来的自我怀疑顿时烟消云散,为什么非要为难自己去攀爬雪山?不就是为了看一看这峰顶的盛景吗?!
美景总是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间的雾气开始慢慢消散,对面的群山也从原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变成了一览无余,少了几分神秘感。享足视觉盛宴的的我们开始下撤。
先回到营地收拾帐篷行李,由于担心再次引发高反,我选择了骑马下山(其实从高海拔往低海拔下撤,一般不太会高反)。从雪地走到灌木林,又从灌木林走到草甸区,下山的行程轻松了许多,也快了许多。下午三点,我们就成功返回到了日隆镇。
这次的雪山之旅画上了句号,但是有人说登雪山只要有了第一座,就会有下一座,所以下一座雪山,会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