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到老家,发现爸爸把我的月季墙连根挖起了。那些花开得正盛。
之前说起要挖,我就反对过。但是这面花墙依然还是倒了。看到的那一幕,我什么也不想说。
这一挖,好像挖倒的不是花,而是揭开了一道疤。好不容易封锁进伤口的那些委屈,又涌现了出来。
我跟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总是在亲近和疏远间徘徊。
虽然我很想让他们都过得好,有钱有闲,有空多带他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很多事情我却并不愿意跟他们分享。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不能把他们看成最最亲近的人。
我从小是名副其实的单亲加留守儿童。呆在奶奶身边时,和奶奶一起聊天的那些奶奶们,都很喜欢我,因为“我很乖,一声不响”。这是她们经常用在我身上的评价。每每这时,奶奶笑得特别开心。我想这笑里一定带着些得意,因为我很乖。慢慢的,我在外人面前闭紧嘴巴,这样就会让人觉得我很乖。
或许奶奶也从来不喜欢我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她要的一直都是顺从。
有一件事情,我现在想起来也是记忆犹新。那一天姑姑来到家里。可能是刚好那一天玩得比较疯,胃口很不错,我盛了第二碗。盛饭的时候我看到锅里只剩下一点点饭,就想学着大人的样子,表达一下客气之情,邀请姑姑多吃点。我想说一句“锅里只剩下一点,都吃了吧”。可是话卡在“姑姑,锅里只剩下一点饭了……”就被奶奶喝断。具体奶奶说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大致意思就是小孩子这么没礼貌,碗里刚盛来,还要惦记着锅里的,因为我记得姑姑一脸包容地说:“你吃好了,姑姑不吃。”但我明明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奶奶根本没我给机会,让我把话说完,也没给我时间,解释我其实要表达的意思。
这件事情其实现在想来是很小的一件事,不过那种轻易被否定,不被理解的委屈,总是浮上心头。
其实直到现在,奶奶也总是喜欢不看清事情,轻易地下定论,贴标签。可能正因如此,所以我在奶奶面前会显得特别的易怒,敏感。每次面对她,就想起了曾经被曲解的想法,曾经被压抑的委屈。
爸爸有了重组家庭后,前几次新年,我也会跟着去了他们平常生活的家里住几天。那种寄人篱下,小心翼翼的感觉深深烙在我的心上。所以慢慢地,我也就不去了。
记得有一次,睡前可能喝多了水,半夜,我想起来上厕所。天黑漆漆的,我想要叫醒爸爸,给我开灯,可我又不敢。那一声“爸爸”足足憋了几个小时,一直等到天光大亮,等到大家都睡醒,我才起来上了厕所。
我不知道是因为陌生,还是因为大家都喜欢我乖,不开口,不麻烦别人。所以我才生生忍住,喊不出这一声。
或许,是那一次,妈妈的那一声吼,让我觉得,我终归不是这家的一分子,更加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一次,在看电视,印象中是《三国演义》。看到中途,开始播放了广告,就换台,看了天气预报。妹妹趴在电视机前给爸爸妈妈读天气,我就趴在她身后冲她喊“天气预报好了跟我说一声。”
她正忙着读天气,一直没有回应我,我便一直契而不舍地在她身后喊着。许是我的声音吵到了他们听天气预报,妈妈就不耐烦地大声吼了我一句“报完了自然会跟你说的!”
听到的瞬间,我就像被石子砸了头的狗一般,迅速钻到被窝里一声不吭。
这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感受都历历在目,好像昨天才发生。
那种纠结,那种委屈,那种伤心。今天看到倒在地上的月季花时,又涌现了出来。我今天突然想通,我这么敏感,容易受到一些小事情的影响,是因为我觉得从来没有一个人是真的爱我,真的重视我。
原来觉得奶奶最爱我,可是工作后,我发现奶奶对我的好,是因为我一直都是一个听话的,每天粘在她身边,满足她所有要求的小孙女。当她发现我成了一个性格独立,有自己生活,不再这么依赖她的大人的时候,她就变得偏执,敏感。开始企图用她的病痛,她的怒气来控制我。
因为我没有听她的话把椅子从院子里移到屋檐下,她就开始生气。因为我逛街晚回家了一会儿,她也会生气。忘记因为什么事情和她拌了两句嘴,她气到躺在床上两三天不吃饭,一直等到我赶回家和她和解。她的一切让我越来越窒息,我也越来越不愿意跟她聊天,跟她分享我的生活。这注定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我想她只是慌了,因为我不再这么听话。所以她也做不到如从前这么慈祥和蔼。
所以我突然醒悟,奶奶的爱也不是没条件的。
我的爸爸,也不只是我的爸爸。他更是妈妈的老公,妹妹的爸爸。所以亲近也总是透着一些疏离。
虽然有了孩子后,我们的关系亲近了不少。但是总会发生一些事情,将亲近的关系拉开一些距离。比如今天的花,比如之前的桃树。还有很多的小事情。
我喜欢的东西也敌不过“实用”二字。我想他永远成不了那种为女儿守护一个梦想的父亲。当然,可能是他们生活的年代铸造了他们务实的性格。也可能是从小没在一起生活,没有机会让他更懂我。
当然也可能是我要求的太多。
有时候我总会觉得自己太过于神经质,对感情要求的太多。我希望可以有人可以懂我,爱我,重视我,愿意为我花时间,也花一点心思。
但是,每次我觉得我已经得到了,就会发生一些事情打着我的脸说,你想多了,没有一个人在意你。
下午一边洗着衣服,一边想着那些倒在地上盛开的月季,黯然神伤。突然心里一个声音说:“为什么要别人来重视你,来在意你。你可以在意你自己,重视你自己。能做到最爱你的只有你自己。”
是啊。只有自己内心富足,才不会让自己过于患得患失。
所以现在面对女儿,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给予她满满的爱,让她内心安宁满足。只有内心满足的人才可以善待他人,也只有内心满足的人才不会刻意讨好。
就像女儿的交友哲学———“对人要温柔,但也不要太温柔。”有底线的善解人意,这也是我一直想要的样子吧。
我庆幸我的女儿是阳光开朗,敢笑敢闹的,因为她知道,不管怎样,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她的。不论是她开心的样子,生气的样子,无理取闹的样子……变成什么样子的她都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宝贝,所以她底气十足。所以看到她的人都会被她的笑脸吸引。都说她笑起来特别有感染力。这应该就是自信的样子吧。
说起来也得感谢我的经历,让我对感情有着特别的敏感。才会在她情绪来时,能及时分辨并感受到她的委屈,难受,生气。我知道没人理解的感受,所以我愿意用一个抱抱承接她的情绪,让她慢慢宣泄,一点点平静。
我愿意站在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愿意蹲下来倾听她的想法,真的把她当朋友。所以现在的她很多时候也能平静面对很多事情。
身边的人都很奇怪,我是怎么做到女儿出生到现在六年多没有动手打过一下,甚至大声呵斥都几乎都没有,但是她却异常的乖巧听话。或许这都要感谢我的经历让我给予了她足够的爱和尊重,所以她也愿意尊重并配合我。
啰啰嗦嗦地又是一长篇,由一面花墙引发的意识流。其实自己一直也知道,人首先要爱自己,只有足够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但做到却是那样难。难过也总是避免不了。
写在最后想起花墙倒下时给老公发了信息,老公笑着回一句“看样子买别墅势在必行啊。”虽然知道这是一句玩笑话,心里也是暖了一下。
还是努力地爱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富足,荣辱不惊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