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产品
我们的产品是典型的时代产物,互联网+的的诠释。奥,不,应该说+互联网,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的思维。我们的产品诞生于16年九月份。这个时间点比较尴尬,是互联网+的热潮褪去,市场趋于冷静的时候,同时也赶上了资本荒,人傻钱多的投资者们开始变得谨慎起来。所以这对于我们创业公司来说不是好消息,养活自己靠ppt是不太够了。我们错过了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梯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第一梯队绝大多数公司都死掉了,或许起步晚可能是个契机。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在行业内是比较早的,虽然也有竞争对手(一直听说有,但从来没见过),这时候的我们,是时候把竞争对手翻出来研究研究了,有了对比,或许动力会更强。因为我们要做一个好的产品,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产品,我们需要有理想和期许,可以想象出未来是怎样的,他到底可以干嘛。
来公司有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是忙碌的,很久没有见过黄昏,每天伴着星光回家,试图压榨着最后一丝力气,坐着地铁闲下心来,有时间去思考着,总结着。我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在公司负责平面设计的所有工作,有时候会充当着摄影师拍一些产品,修修图,有时候客串一下ui设计优化下页面,配合着ui设计师出一些图什么的。还有的时候配合着商品部,上传上架一下商品,检查一下商品上传是不是合格的。上传商品的时候,充当一下用户体验师和测试,找找bug,分析一下使用逻辑和体验……总之很多零碎的事情可以做。正因为活跃在公司各个角落,所以作为平面设计师,对于产品会有更多的了解,这个了解不仅仅大概知道他能干嘛,而是用着个产品的人想做什么,我大概可以告诉他可不可以做到,有没有这个功能,所遇到的问题是操作问题还是产品问题。当然了,精力是有限的,对于产品还是会遗漏很多细节的变化,不能随时掌握他的动态,今天解决了什么毛病,明天有什么bug等着去处理,等等。由于职位的局限,也不能完全参与产品的每个环节,所以对于我们的产品依旧会有很多的不解和疑惑。
我们平台是一个服装辅料行业的b2b的平台,是资源的整合者,做资源整合是不容易的,没在业内混迹多年,有一定的人脉起步是非常难得,除非后天非常努力,像马云之前团队一样。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公司有个较好的背景,所以很多事情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和途径,比如能拉拢业内很多供应商和客户,当然了,更多的只是为了卖个面子,像真正能为了不确定的未来努力的真不多,毕竟很多当下活得挺滋润。所以背景只是块敲门砖,更多的努力还在于我们去对待。
我们的产品到了一个招商的阶段,我接到的任务是给供应商做海报,于是大量海报涌入,不管对方有没有产品在我们平台,只要入驻了,我的任务也就来了,这两周简直做的天昏地暗。突然,我们产品经理问我,做这么多海报干嘛,又没什么用,如果有几千几万家供应商,那不得累死。这一句话在我心里激起千层浪。产品说的很对,海报做不完的,但这个坑却是源自于产品,产品经理的疑问,让我忍不住重新思考下当下所做。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会给供应商做大量海报,在平台首页有个推荐店铺,边上有个全部店铺,最初全部店铺ui设定为放一些品牌名,就像很多公司会有地方去展现合作品牌一样,这个是产品的设定,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经过公司高层,审查一圈后,觉得这个页面太丑,从业内角度出发提出修改意见,辅料公司不太认品牌,要用海报的形式,从店铺海报上一眼看出,这家店铺是卖什么的,从而去让顾客去买辅料。道理是没错的,但从这里暴露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产品与领导层脱节,产品的设定和使用逻辑脱节。产品不能很好的表达出领导层或者说是业内的诉求,不能解决需求问题从而综合演变后的结果。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去买一个想要的商品,是心有所属,然后通过搜寻随便看看的形式,去购买想买的辅料,而不是去点点击量极低的二级页面,去一堆店铺中去找想要买产品的那家店。让购买流程变得极为复杂。对于这里,我原本是想提出疑惑,但是无意中听到,说是投资人想要看到什么什么的,我刚来一个多月,或许对于现阶段和产品还有不了解的地方,于是这个疑惑被搁置了。但今天看来确实是个问题,更搞笑的事情是在大量产海报的时候,在商品部的推动下海报摇身一变,变成了刺激供应商上商品到店铺的营销手段。因为供应商觉得优秀的商家平台会进行辅助。有利也有弊,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计划和预案的进行着,这也是公司老板在面试我的时候,告诉我的一个词,拥抱变化。比如在发布供应商入驻同志的时候,却没准备,供应商申请了入驻,有谁来负责接待做记录和整理,预估多少供应商申请,在把接待工作以什么形式分配出去,有谁去负责追这个项目的整体数据变化,这些都没有提前准备,而是后来临时决定,不专业的客服去接待,程序员等去充当客服接待,这其肯定会遗漏一些数据,和细节处理不恰当的地方,但是不同职位具备掌握不同信息和资源,稍加培训拉出能力强一些的人去做或许可以得取更好的效果,这也是初创公司的特色吧。但是一直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项目推进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我们产品和业务这块配合协调的也不是很好,公司接到订单,暂时没有人负责这块,我能做的协调商品部去帮客户匹配合适的供应商,这还是零时做的方案,虽然只是一句话,其中涉及到很多工作的细节问题,比如对供应商做好资料记录,按地域分类,按产品分类,是否可以订制分类,信息资料整理全了,后期匹配更加的快捷,如果可以做到系统上,那就更完美了。这些事情作为普通员工很难去做到,还是需要管理层去思考产品的环节,去分配任务,毕竟让每个员工思考着做事情还是比较难的,但是能让一部分人学会思考,还是有可能的。我们这个系统这个平台真的很大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还有公司协调好真的很重要。我们产品有了一个初级的样子,还需要业内的人去做测试去做体验,以及一个平台所要进行配套的工作。
前期的话我们内部工作人员应该可以更容易的去看到供应商店铺建设动态,客户的动态,订单的动态,确保每笔订单顺利完成,每一笔资金顺利流通,这些都是可以检测产品到底是不是合格,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东西的标准。
我们是一个小众的产品,很多东西都要做的更细致,这样才能做的更远,真心希望可以变得更好,不让努力付之东流。
写作不易❤️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