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毕业两年多的小孙,优先选择了来到省会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在同学的推荐下进了知名外资企业的零售门店做一名驻店销售导购。这两年期间虽然勤奋工作也在基层导购的职位上得到了薪资和职级上的提升,但小孙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对目前的工作提不起兴趣。考虑到生存的需要暂时留在目前的公司工作。期间家庭希望他回到家乡考取公务员,也曾为考公务员做了考前的准备并参加了税务相关职位的考试,复试环节没有通过,对小孙是一定的打击。毕竟自己还是希望可以留在大城市发展和生活的。再三考虑下,决定不走考公务员的路,选择在省会继续寻找工作和发展。在职期间,也尝试了给其他零售行业公司投简历。得到的回应和自己的需求之间总是会有偏差。一边苦恼的同时,想跳槽确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职业方向的重定位成为这次咨询的主要目的。
回顾来访者高中-大学阶段的成长发展学习,在就业驱动选择的背景环境下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与同班的其他同学相比不是特别排斥专业课的内容,平时的爱好为篮球&足球等竞技类的活动。首先要了解当前的困惑和理想职业分别是什么? 是否有认知的不清晰,同时理清之间的差距。重新梳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霍兰德代码。展开职业新方向的探讨,有什么可选项,能力的挖掘和评估,以及实现的条件。最后建议:通过职业访谈检验确定职业定位,再确定职业的行动计划。
基于现状我们梳理了发展策略。
找到自己困惑的原因是对现有职位的发展不明,对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不明。
1,重新回顾了就业和考公务员的价值筛选,深层次的了解考公务员并非家人的希望和自己的追求所在。家人的希望是稳定有发展的工作,并尽可能的与自身的专业和所学匹配。可以在未来的职场和人生中顺利。在实际努力后的失败和对同学的侧面访谈中,得知基层公务员并非自己意愿所在。 决定留在省会等大城市选择谋求个人的职业发展。
2,目前职位的梳理: 零售基层岗位,基础的导购(与人沟通,销售),货品整理(流程化操作),埋头做事,不善表现,与人沟通和展现并不是自己的强项,职业发展的方向模糊。尝试找工作,也不成功。在询问投递简历的目标公司类型时,也同样是零售销售类。
3,兴趣和爱好测试---霍兰德代码解析。首先明确是不适应还是不适合的问题。
4,因为对外界的职位和行业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进行了兴趣的卡片测评和再评估。 在测评时明确了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 避免受到目前工作的习惯思维以及认知的影响,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从测评的结果来看,从事与事物打交道,相对规则,需要操作性的事务性职业和岗位都是来访者的方向所在。结合职业定位的十字架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和兴趣爱好区域。
结合霍兰德代码职位索引,和过往所学专业,给到来访者的职业建议: 工程师,会计,健身教练类。 当然也在沟通中,发现来访者的一些疑惑,对工程师职位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偏差。 通过沟通R型---动手操作这一行为特征,进一步明确了所从事工作的动手操作技能的的突出位置。 建议来访者在接下来2周内做1-2个职业访谈,针对财务相关职位,工程师职位。并将体会和心得与咨询师做分享和交流。
5,通过能力三核,分解了知识-能力-才干。 考虑到新入职场,对知识和能力的考量会作为企业方的看重点。
通过网络现场查找了某网络公司---维修工程师和某民营上市公司---会计/财务主管/财务经理4个职位,并对照能力三核进行匹配和解析。确定了自己目前的知识储备---学历/证书/认证等。技能掌握---PC操作/分析/统计/过往工作中的最出彩和重要的事件等。 才干---踏实的/细心的/有耐心的/专注的/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再通过能力加减法和对应的能力提升术,去修炼和践行自己的尝试,进行职业探索。
我们可以给到的生涯发展方案及建议
1,骑驴找马:更换行业原本就是一个很费事,相当于从零开始。还在刚毕业的头两年,容许自己的迷茫和犯错。先留在当前工作,针对与自己能力和兴趣匹配的财务会计审计等工作做1-2个职业访谈,深入和全面了解行业和职位的基本信息。同时与自己的能力三核匹配,提升知识和技能匹配度,针对性的考取会计师资格证及财务行业相关的证件,并寻求实习和兼职的机会。
2,迂回战术:先跨入到财务相关行业,做其他职能工作,如偏重销售和客服的岗位,助理,运营的岗位等。用业余时间学习,考证,学习专业软件和技能等,再找机会转入正岗。
3,兼职发展: 从当前工作中出来,找一份相对轻松,同时可以做的兼职,持续学习公司中与志趣相关的职位,并持续学习,考取证件。达到要求后转入正岗。
4,内部转岗:留意公司内部的职位招募,转向与财务,维护工程相关的职位。同时挤出时间,继续学习,考证。(因地域和缺少经验和能力,可行性低)
对来访者来说,通过职业访谈以确定目标职位,同时针对性的投递简历,寻求适中匹配度高的工作是当下的优先选择。在咨询的过程中,也和来访者分享了国企/民企/外企的风格需求的不同,需要在当下的地域容许的条件下进行选择,做到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才干的展现方可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做积累。
人生各个阶段可能碰到不同的坑,而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去绕开这些坑,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当一不小心掉进坑里时,生涯规划又是我们重新鼓起勇气站起来,走出困境的有力武器。如果说锻炼让我们身体更好,减少了去医院医疗的费用的话,那么生涯规划对于我们就如职业精神层面的修炼,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未来有自己的定见。
总结:每个人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学生生涯是学习和定位,初入职场是适应和发展,发展受阻的一个策略是尝试进行转型。成立家庭以后,还需要兼顾事业和家庭,这个时候面临的问题是生涯平衡。人生就是寻找成功与幸福之间的那个平衡点,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每个人内心的声音,做出最适合当下时间窗口的决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PS:如果您对生涯规划感兴趣想有更多地了解,或者有生涯困惑需要解决,请长按下方的二维码与我联系。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互关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