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人们通常用这样的比喻句来形容学生的向师性。假期我学了形体课在课堂上我会不自觉观察孩子的坐姿,我弟的同学小小年纪已经腰间盘突出,我觉得端正坐姿和站姿还是需要主观的意识(小朋友们往往没有),甚至是意志力。有的时候我在教室批改,“我们比一比看看谁坐的更端正。”小朋友就会自觉得端正坐姿。
2.关于下水文,书上说可以下水正面的,也可以下水负面的,孩子们慢慢大了,渐渐感觉我能给他们的却不多,尤其是今天问他们又要写循环日记了,绝大多数孩子脸上挂着的期待。我们班孩子从二年级开始写循环日记开始脑袋里就背了很多名家名句,只是他们不知道朱自清是谁,冰心是谁,鲁迅是谁,但已经引用了他们的文章(我稍微改了一些。)
3.关于自己读书,今天整理架子看到一本期刊翻开后发现自己读了进去,正如题目所说,是好文章。管建刚老师的书目前我读起来的都是好书,我觉得好的文章一定是让人回味的,就是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读完一页,对于我这种走马观花的选手是一种修炼。
4.关于不当班主任,我竟然有了精力去消灭班级里的“漏网之鱼”,这是我从教四年以前从来没有的,因为我实在记不住谁的早读没背下来,改错没改,作业没补完,我这种大大咧咧的顾东不顾西的也不会去在表格打钩,因为表第二天可能就找不到了。没有班主任的杂事我可以在办公室朗读 看课 批改 听科代表找我汇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一心在了教学的感觉真像个“老师”~另外我新增加的课代表黄同学是个有灵气上进心很强的女孩子,有心培养她~
5.关于小目标,我终究不愿意得过且过的,哪怕偶尔偷偷懒,还是会迫使自己再理智一些,再努力一些。以前的每年计划里貌似从来没有工作的kpi,但是现在工作的进步学生的成长是我做计划时最先想到的,我忘记是谁说的,一个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教不好就是不务正业,其他的事情做的再好也是不对的,我一直记得。
6.关于我的课,浮于表面,因为自己没认真研究,就是看优质课以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际上阅读和思考才真的能让我爬到巨人的肩膀上。我很浮躁在很多时候都是,浮于表面的我怎么能提出批判性的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只是照本宣科罢了。一堂课不同的人上会有不同效果,所谓同课异构有高下区别的根本原因难道不是执教者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让文本解读停留在不同的文化层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