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科的发展简史上来看,儿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扁鹊的时代,随着历史的进展,儿科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独立而又特殊的学科。我科就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虎符铜砭刮痧技术,针对小儿的特殊体质进行治疗。
小儿从出生到成年,一直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还是发病情况、疾病种类及病情演变等方面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们也有不同的生理、病理和病因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宝宝们看成是成人的缩影,而是要有理有据的针对小儿的病症辨证论治。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从小儿的生理特点来看,宝宝们的五脏六腑是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宋代著名儿科医家,《小儿药证直诀》的作者钱乙也曾说:小儿“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无常”。从脏腑娇嫩的具体内容来看,小儿五脏六腑的形和气皆属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为突出,常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此外,小儿心、肝两脏同样未臻充盛,功能尚不健全。清代名医吴鞠通将其总结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而易趋康复。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柔弱,故抗病能力较弱,容易发生变证;同时因为体禀纯阳,故而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受成年人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也相对较少。小儿的肝、脾、肾常虚,而心、肝又常有余,易感传染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所以小儿不仅发病容易,而且患病后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年人更为迅速,临床上寒热互见、虚实并存或寒热虚实错杂的现象亦是小儿发病的特点。
临床上小儿外多伤于六淫及疫疠之邪,内多伤于乳食。我科自开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以来,效果显著,甚至能一次见效,现就几例病例进行分享,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1. 萱宝以发热、咳嗽为主症前来就诊,经询问得知是在幼儿园中纳食过多,以致脾胃运化无力,舌质淡,苔黄腻。诊断为脾土犯于肺金,母病及子,治疗上开四穴,开阳脉,重点风门肺俞脾俞胃俞,手三阴和大肠经,合穴重点。操作中胃经脾经刮出较多灰色黏黏物质,四井排毒少量黑痧。刮完后舌苔变薄白。(刮痧前后舌苔对比图)后续跟踪反馈体温正常,未再咳嗽,胃口较好。
2. 糖宝,女孩,2岁9月,以“发热一天”为主诉前来就诊,咽腔无红肿及充血,舌质淡,苔黄厚腻,精神差,体温38.0℃,血常规检查正常。小儿脾常不足,家长的不合理喂养易导致孩子脾失健运。治疗上开四穴,开阳脉,长强拉出,重点脾俞胃俞,手三阴和大肠经,膝关节以下全刮,四井排毒少量黑痧。宝贝全程都非常配合,精神状态逐渐好转,刮痧后舌苔明显变薄。下午家长反馈体温已渐降至正常。后续跟踪反馈未再发热。
3. 谢宝,女,4岁,以“发热一天”为主诉前来就诊,扁桃体二度肿大充血,血常规检查正常。舌质淡,苔白厚,舌尖稍红,诊断为乳蛾之胃火炽盛证。开四穴,开阳脉,重点肺俞肝俞脾俞胃俞,肝区脾区磨痧,手三阴经,大肠经,脾经胃经,因该宝有高热惊厥史,所以又刮了肝胆经,四井排毒下肢较多黑痧。下午最高体温38.2℃,未做任何处理,体温自行降至正常,未再反复。
虎符铜砭刮痧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从而达到调理阴阳 、疏通经络的目的,使孩子们能够正气充足,健康发育,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