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电影院 带幸福回家️️️ ️
――《醒来之爱的呼唤》
从2月8日关注《醒来》到今天的观看,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首先在此感恩单位领导的智慧决策,在《醒来》首个公映日,让全体机关干部接受了圣贤文化的熏陶!经过初步了解、逐步了解和进一步了解,再到今天的观影,有期待、有盼望、更有祝愿。期待着《醒来》尽快上映,盼望着《醒来》能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因为《醒来》是唤醒人心人性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人心脾的同时,每个家庭在悄然改变,整个社会在悄然改变,祝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国泰民安。
我的思绪还在《醒来》的片断中,时而是影片中父亲的影子,时而是儿子的影子,时而又出现做义工的妈妈的身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闭目养神,任由脑海一遍又一遍过电影……
影片从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现状切入,父亲年轻时打架斗殴、过失杀人被判刑入狱,孩子从出生到成人都是由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拉扯大,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理解,生活的不易让这个母亲抱怨一切,儿子青春期叛逆、不服管教,甚至和父亲年轻时一样打架斗殴。儿子对父亲有非常深的怨恨心,即使在父亲出狱归来也不接受。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也就是俗称的因果,福祸是果,行为是因,是种子,当这个父亲意识到这一点时,幸运的是他并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开始深刻地反省自己,并伴有深深地自责与懊悔。当他慢慢推开妈妈的房间门,看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切时,五味杂陈涌上心头,他用拳头捶打着儿子曾用稚嫩的小手画出来的三口之家中的“爸爸”——那个从未出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己,那个五官全无的自己。我第一次流泪了,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自己的恨,恨自己不争气的过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知错?有问题出现时推卸责任的多,指责他人的多,找借口的多,而知错认错的并不多。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反省自己,同样,我也应该时时反省,有反省才能觉悟。影片中的父亲不仅知错,而且能改,这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泪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流了下来。夺门而出的儿子差点被李父误伤致死之人的父母的车撞到,两位善良的老人用爱心替代了仇恨,不仅送子浩去医院就医,还放下了过往的一切,看着两位老人离开的背影,李父跪地谢罪!我任由自己的泪水继续流淌……为老人的放下,为李父的“知错认错”,也为儿子那声“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出狱后的父亲不论儿子多叛逆,都用自己的真感情去爱他,去呵护他,在本有的父爱的感召下,儿子随父寻根,回归到了为人子的本位。
善良的母亲因不忍伤害他人而选择辞职、另谋生计,不幸中的万幸,她遇到了传统文化,一切美好的改变从这儿开始,她不仅学习传统文化,而且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懂得忏悔改过,这也是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的关键点——力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只学不做不仅不能受益,相反会助长自己对他人的指责和嗔恨心,从而无缘幸福。当她坚持做义工去利益他人时,渡来渡去渡了她自己,她明白了诸事不顺皆因不孝的道理,明白了出现问题一定要内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明白了生活不是责怪,不是抱怨,儿子的叛逆不是儿子不好,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父爱母爱的缺失、家庭温暖的缺失。当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妈、妈……”随着她慢慢扭过头向远处望去时,我想知道,在场的还有几个人不泪流满面……
当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回归到自己的本位,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出现在人们面前。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当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尽自己的本份,这个家才能够幸福和美,晚辈尊敬孝顺长辈,长辈体谅呵护晚辈,这才是本该其乐融融的家的样子。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只要用心去观看这部影片,你会发现孝文化的元素一直在里面,你会发现亲情一直在里面,你会发现爱一直在里面,你还会多多少少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在反思自己的过程中尽快醒来,因为家在向我们发出爱的呼唤!
――翩若驚鴻 书于2019年3月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