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房的礼物》是一部韩国悲喜剧电影。
亲情为卖点,刻意煽情不断。讲述一位智障父亲,在给女儿买想要的书包途中,因意外被当作谋杀犯,判处了死刑的故事。
如果不是因为三五室友挤在一起看,我自己是不会看这部片子的。哲学家们都说人生的本质是平淡的,我深以为然。过于刻意的感情,像是芥末放很多的食物,让人实在没有办法喜欢起来。
电影开始。智障父亲救人行为反被视作谋杀,假。先不说大妈正好看到全过程的刻意。父亲明明是救人的行为,被当做行凶的动作。目击大妈没有急救常识,连警察媒体大众都没有常识了?这一点实在让人义愤填膺捶胸顿足地不满意。
接下来慢慢放映到最感人,最赚眼泪的地方了。
小女孩生日,父亲蹩脚生涩地对女儿说:
"谢谢你,成为爸爸的女儿。"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最简单的告白,往往有最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永生永世的许诺,没有刀山火海的决绝,也没有天涯海角的耳畔梦萦。就是简简单单的:谢谢你,这一世和我有这样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傻子爸爸,用十个字,表达了最深沉的父爱。
“一,二,三”
这是一位被冤判死刑的父亲。小女孩抓着牢房的门,望向空洞洞的房间,渴望父亲能一如既往地回头对她扮鬼脸。
她数三秒,父亲就再次出现在她面前,用滑稽动作逗她开心。
然后对她说“漂亮的胜之,不要感冒哦。”
韩国电影电视剧,都擅于煽情。
主角们动人的话刚出口,眼泪就大把大把掉下来。凄凄惨惨的背景音乐马上跟上去,拖着观者的思绪漫天飘摇。
过度的煽情是化妆过度的脸,迫切的自我强调反而容易给别人带去压迫感。
但这毕竟是一个不怕死,不怕被冤枉,只怕女儿不能好好活下去的傻子父亲。他有最毫无保留的爱,也有最单纯的心智。
我反感着片子中的刻意,只因真实更加动人。
一个智障的人,却好似一台被设定了以爱为唯一需求的机器。
他吞吞吐吐的言语,颠三倒四的行径,却让我这个一开始止不住吐槽的观众,在最后止不住了眼泪。
知乎上有不要走捷径,去做一个傻子的说法。
一开始我很诧异。学着去做一个擅于找捷径的聪明人,难道不好吗?
看到片子里的父亲,我才越发明白了这可贵的傻子哲学。所谓的傻子到底哪里傻呢,傻子们有一心一意,无比专注的品质。傻子不知道周围人又怎么看他了,“一千分贝”的流言蜚语他只一笑而过。一腔果敢是他最好的铠甲。由于在意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他们也更容易全力以赴。
默默埋头耕耘,像头牛一样不管不顾地努力着。想必大多数成功人士,甘坐学术冷板凳的科学家们,都拥有这样的品质吧。
作为一个被设置为以爱为重要需求的活生生的人,看来,该傻的时候,还是傻一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