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观看庆余年1的时候,感觉还好,虽然带点轻松搞笑,但是整体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所以看完庆余年1的粉丝心心念念着庆余年2的开播,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可连续观看了三集,全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浮夸情节,明明想要制造点搞笑,却让人看着尴尬。中间虽然也穿插了不少深情戏,但是看完那种感觉除了别扭还有鸡皮疙瘩。所以消化完之后只剩寡淡无味,全然忘记自己刚看过了什么。说句大实话,要不是因为第一季的铺垫,我应该没有动力看满三集…
我一直认为影视作品应该是一种很高雅的艺术,但是我发现最近的影视作品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让人一打开电视眼花缭乱的感觉;关键出品的速度也一次比一次快了,前几天还霸屏的热播剧,隔几天就怎么滑也滑不到了,不知道被多少新作品给掩瞒了;随便打开一部热播剧,很明显感觉正在流于粗俗滥造。
这种心浮气躁做快餐的手法,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会是精品吗?怎么登高雅之堂?跟艺术品能挂得上钩吗?
反观国外有些作品,没有浮夸的情节,也没有那么多三毛钱的特效,有的时候就是平平无奇的在描述一些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工作、爱情、友情…
但是为什么就是有种魅力能别人深深吸引呢?让人很有继续往下一探究竟的动力,而且探究的过程还是那么津津有味呢?
我觉得首先一点,他们演的感觉很真实、而且接地气、完全让人感觉不到那是演员在演一部戏,好像我们正跟着其中某一个角色在身临其境,所以我们能够引起深深的共鸣,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同身受。
庆余年2,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浮夸、各种错综复杂的情节看得人眼花缭乱,没有重点。情感的表达也像路边摊一样,调味料很多很杂,最终吃到嘴里竟不知道什么味…
我们小时候可以选择的影视作品很少,比如像上海滩可以播好几个月、神雕侠侣出来之后,几乎所有频道都是杨过小龙女的身影。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主题,每一部都有自己的魅力,每一部作品都能让我们沉浸其中好长一段时间。让我们回首那段时光都是满满的感动与回忆…
现在的影视作品,虽然多如牛毛,但是总感觉像在沙滩上淘珍珠,非常费时费劲,看热度吗,好像都是营销炒出来的。看评分吧,也不知道是哪些无脑的人瞎打的分。根本不能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依据,白白浪费了自己筛选的时间和心情。
电影院的电影作品也是如此,我们一般习惯看哪一部热度高,哪一部评分高就选择哪一部。然后买好了薯片和快乐,耗费了大半天的周末时光在那里。可是每次从影院走出来后,都要怀疑哪些好评和高分是怎么来的,全是水分,全是误导。或许是差中选优吧,也是没得选,所以多次吃亏上当后总结了一个技巧,跟在淘宝拼多多购物一样的操作,只看那些差评,只能相信那些差评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