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56岁那年退休的,老伴比我大一岁,他是61岁那年退休,比我晚4年。
在我54岁那年冬天,走路时摔了一跤,一节腰椎摔成压缩性骨折,在家里躺了20天,上班之后腿就一瘸一拐的,上楼容易,下楼难。
在这之前,我早上能在400米跑道上跑5圈,这一跤摔得我从中年一下步入到老年,走路比较困难。
严重时,膝关节积液,两腿后边都有大包,坐时间长了,站起来的时候,得先活动活动腿,才能走起来,我慢慢每天锻炼,三年后基本恢复,现在慢跑几步是没问题的。
在我58岁那年,老伴59岁,他还没退休,我家还住在2000年买的70平米的楼,是三楼。
我家对门有一对80岁的老夫妇,每天上下楼特别困难,我看在眼里,遇到的时候就帮着搀扶一下。
当时也想,20年后我俩也有可能这样,不如现在买一套电梯楼。
当时还不舍得把住的这套房子卖掉,再买电梯楼。
我和老伴商量,手里有8万多元,再贷点款,买个小户型电梯楼养老。
给女儿买房首付款,我们俩倾尽所有,一点钱不剩,这8万元是经过几年的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不知老伴为什么,不同意贷款买房。
我已经拿定主意,那几天,每天都去新楼盘的售楼处咨询,去新楼盘看房。
我把小城所有的楼盘都走遍了,老伴心里有点动摇了。
老伴跟我说:
“这么多年,你什么都不要,现在一心想买房,我高低得支持一下。”
我们俩的意见统一了,我们就加快了看房的节奏。
最后买了一个小高层的9层,74平米,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每个房间都有窗子。
价格24万元,手里有8万首付款,贷款16万元,当时老伴没退休,用公积金贷款,当时利息4.0,5年还清,每月还2900元多一点。
这栋楼房的左前方是医院,北边是广场,在新区,绿树成荫,道路宽阔,地广楼稀,环境优雅,方便锻炼和散步,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也方便,是养老的好地方。
买房签约那天,我非常紧张,手直出汗,头有点晕,我想,都这个年龄了,还借了这么多钱,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还完贷款那一天,越想越着急,后来慢慢的稳定住情绪,一不做二不休,就这样了,有退休金,就有还贷款的钱。
房子拿到手后,需要装修了。
前几年,去一个同事家,看她装得特别活泼,一面墙上有一幅粉色的画,屋里整个气氛显得活泼而温馨。
当时想,房子也可以装成这样。
我把我的养老房也设计了一下,是富有生长元素的主题。
贴的墙纸,由生长的藤、叶、花组成。
所有的门,都是淡灰绿色图案,是本色的圆叶小树。
电视背景墙,是有李贺的一首诗词的大牡丹图案的油画。
南卧室的柜门上,是一幅有绿树、白云、蓝天、太阳、湖水、草地鲜花的风景画。
北卧的柜门是玫瑰和铅笔的图案,墙纸是双朵相连粉色玫瑰花。
厅不太大,沙发是绿色,茶几和电视柜都是白色的,并且都是小巧玲珑的,两个卧室和一个厅都是有飘窗,显得屋里地方比较宽敞。
窗帘用旧的,装修和买电器及家具,共花了7万元,因为手里没钱,边攒钱边装修,拖了3年才装好,房子装修后总价31万元,到2018年贷款彻底还清。
我们是2015年1月6日,搬进新楼的,当时这个楼入住率很低,周围配套设施没有跟上,街道上人和车都不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区的人越来越多,设施也完善了,楼下卖什么的都有,非常方便。
我所在的9楼,从南窗向外望去,能看到南山的风景,从北窗向外望去,能看到广场、广场绿地假山,广场北边的树林、一排排楼房、比楼房更远处的北山。
女儿回来住在北屋,她说:
“从这里看到北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城市呢。”
其实在这里住着,我们这个小城是国家级的卫生城,环境卫生特别好,感觉特别舒适。
我们白天和吃完晚饭就去广场散步,广场有人跳舞,我一般不参加,陪老伴走一走。
老伴对我说:
“这里环境好,在这里养老真好。”
我想,暂时我俩还可以,过的挺惬意的,以后的事先不想。
结束语:
一、老人年龄大了,腿不好,选择一楼或电梯楼居住比较好,能方便出去晒太阳、散步。
二、靠攒钱买房不容易,我们有可能永远也攒不够一个房子的钱,有条件可以贷款买房。
三、选养老房,周边的环境要尽可能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