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香气弥漫的林中,看一地的落花,捡起一瓣,仰头在阳光下透视,生命的纹路其构造如此精致。曾经有着袭人的芬芳,现在只能称其为缤纷的落英。繁华与苍凉在这里有了完整的始末,可我们始终看得见壮美与生命有契。
“红”字在人眼中太过妖艳,偏被用在红楼中仿佛那里竟是极典雅精致的空中阁楼。不喜欢“石头记”的简单通俗,惊羡悼红轩中横空而出的这段奇迹,顽石入红尘、绛珠草滴泪报恩,三生石畔究竟还有多少未曾被感知的如诗如幻佳传?在太虚幻境中看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更美,我们也许不会留意“金莺比通灵”,可“妙语戏西厢”一回总是配色最为协调的一卷。不去深解爱的阐释,只看这一幕梦幻的错落有致,这里的唯美有着醉人的持久芬芳……
十二裙钗,一簇迎着清晨阳光的夏花。那花瓣上晶莹的露水,穿越千年,依旧纤尘不染,易碎却也清透.....红楼长廊里有她们吟诗的回响,这萦绕的诗音盖过了同在男客吐出的乱令,女儿的悲喜在他们的酒令中被肆意轻浮。群芳斗艳,总有奇葩的脱颖而出,看碎步款款的黛玉,如和风中摇曳的孤朵一路赋曲作余音相伴,集幽淑才情于一身,游离在中华古典女子的上空。她的滴滴桃花泪已幻化成了亘古情魂。
在她的身后朵朵芙蓉脱水而出,清新不俗的晴雯在风雨中坚守着自我,不容素颜有太多的雕饰,她拥有生命中的真实。还有如梦幻般的秦可卿,她歪身于自己精心装扮的闺房,是为远离悲欢的散场吧,一帘茜纱将她隐去。留恋她那神仙般的殿堂,那里的珍物似乎更多地诉说着主人的奇遇。 没有王熙凤的华丽登场,没有留下可寻的才情,只留海棠春睡图和一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在这里窥她与生俱来的有韵仙姿。与世隔绝的妙玉,凌驾在权力之上的熙凤,内敛娴雅的宝钗,冷香丸的冻结让无从说起的抗拒也如游丝软系,她俨然是静待宿命的乖女,以安静的接受给自己的生命一个答复。大观园里她们诗词歌赋揉软了读者的心,她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停留,让心底着了色的眷恋晕染开来.....馨香弥留处,十二钗的倩影渐远,独留黛玉和湘云那未完待续的妙美诗句。
悼红轩中的曹雪芹落笔时有着怎样的心迹,悲恸还是安然?他的人生到底有多少的沉浮?让他散开这壮美的开端。他人生的延续终以红楼儿女的芳尽收场,引来后来者永无间歇的凝眸!一部红楼演尽繁华与沧桑,在楼脚的我们只把这巨著供在心灵的最上处,那丝丝感动源于它无限拓开的壮美轮廓。
怀着虔诚品读古典,再收眼当下,宫廷剧作“步步”惊艳,不去考究它们与史实的距离,毕竟剧作更多的是迎合。历史的无华停留是一段见证,宫廷剧在史实面前应该会羞涩浅笑,从史实中幻化,把历史的画卷再新添几笔。无论是惊鸿般的甄嬛还是于三寸天堂漫步的若曦,深宫珠帘紧锁,金枝玉叶饮尽芳华的苦涩,看她们演绎执着后的平步青云,或失计后的冰盏冷烛,都诉说了在如花如沙的世界要会思量。
在错综交差的人生轨迹上,有太多的偶然和难以预知的必然,有时小心翼翼的生存免不了轰动的风浪,要不迷失自我,学会生存,必得将万千苦乐哀怨隐容在心,沉甸甸的步伐要走的漫不经心,失得一念之间,成败转瞬成空。宫廷女子身上一切尽可能的芳华与惊艳,给了我们要在偌大的共存中坚守自己的警示。
壮美漫天撒下,回眸处犹有蓓蕾独秀一枝,花开花落。倒是蓓蕾下的花叶,留存下那一抹绿,安静地铺呈着素美,它或许只念与蓝天阳光同在的知足与惬意。
留恋昔日红楼的梦幻传奇,看宫廷剧对生命的别样解读,放眼美丽频频闪现的地方,空叹繁华后的沧桑。听她们在时空隧道中私语,“我们已将所有的美倾囊....”。天尽头的芳丘,给了唯美一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