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白夜行》后对东野圭吾有了兴趣,正好有很多人推荐《解忧杂货店》,所以买来拜读。以为也是和《白夜行》一样是黑夜里点点星光的感觉,但整本书看完的感觉却像暖冬里热烘烘的太阳一样,温暖又不夺目。
杂货店里善良、睿智的雄治爷爷因为孩子们恶作剧式的小游戏开始了认真诚心的解忧工作,因为时空交换的原因三个年轻人在神奇的杂货铺为那些前来咨询的人们给予帮助和鼓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麻烦,作者用最简单直意的文字来描述那些非常生活化的烦恼,以及咨询者和解忧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越是简单的文字,对内心的冲击就更是强烈。那些咨询者是幸运的,因为困扰自己的问题有人去倾听、理解和帮助。而雄治爷爷和突然闯入的三个年轻人同样也是幸运的,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最后也得到了心灵上的解脱。
看完整本书,我心里有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羡慕之情,羡慕那些烦恼有人可以去倾听的感觉。
想想自己,身边好像真的没有一个能让我恣意诉说烦恼的人,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别人的原因而是我自身的障碍。
我生性是个害羞、怯懦的人,内向到一跟外人说话就满脸通红。因为一些原因,我只上过几天幼儿园,即使在家我也从来不去院子里和别的小孩一起玩,因为会觉得不好意思融入不了。更多的时候是在家跟毛绒娃娃玩上课的游戏或者只是自言自语。
到了初中,因为身体发育、矫正牙齿、戴眼镜,整个形象就变成了那种被人嘲笑欺负的标准模样。初中是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但是初二的时候她就被家里人送去国外读书,而那个时候就是我内心最脆弱的时期。
同学们的挖苦讽刺加上那时候因为不愿去班主任那里补习数学,就被老师穿小鞋。比如,课间吃面包被老师看见也会当着全班同学面前说“已经成个猪样了,还有脸吃东西”;一上班主任的数学课就被莫名其妙的罚站,还有很多细碎的小事,现在都记不太清了,但同学们哈哈大笑的声音一直都记得,那些笑声让我从不敢抬起头来。
记得那个时候后桌坐着一个姑娘总是在我被老师罚站后写纸条安慰我,当时心里充满了感激。有一天晚上心情坏到极点所以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那个女生,一是表达感谢,二是表达一下心中的愤怒,压抑憋得太久总要找一种方式发泄出去,但在那个时期这种发泄方式无疑是最白痴的,因为第二天我就被叫到办公室,被自己写得那封信拍懵了头。
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厌学,变得更不喜欢说话,当时的自己找不到别的方式去表现我的不满,认为不好好学习就是报复别人最好的办法。一次数学测试考了有史以来第一个18分,当天就决定自杀了,也许是对父母还有眷恋划了几次没有成功本来准备第二天继续的,但这场自杀闹剧以爸爸发现枕头下的小刀而告终。当时,父母逼问了我很多次自杀的原因我都没有如实告知,只是告诉他们因为数学考差了太丢人所以想要了结自己,不说实话是因为我害怕告诉实情他们会跑去学校理论那我就更没办法在学校待了。
当时,觉得每天的天空都是黑暗的,现在翻看那个时期自己写的日记,很想冲过去对自己扇几个大耳光子,告诉14岁的自己不要这么懦弱不要觉得害怕,你要是不说不去表达越是让别人去伤害你。
虽然现在没有那么阴暗了,自我心里的重建也差不多了,但那个时候给我留下的心里阴影就是现在会有一点社交障碍,心里的憋屈还是说不出口。不是不信任朋友、父母,而是这么多年不爱说话的自己根本表达不出来,即使有时候向亲近的人说出口,但表达的意思和心里实际的感受出入很大。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会写下来然后大哭一场,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好最舒服的抒发方式。
现在快要三十岁的我,有的时候一些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事或者是朋友咨询一些生活中的麻烦事,我真的觉得非常受宠若惊,我知道别人愿意向你倾吐心事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对自己极大的信任。虽然,我的生活历练也没有很多,但我可以做的就是拿出加倍的诚心告诉他们我对于这些烦恼的看法,因为我不想他们的信任被我辜负。
因为我自身的障碍,我心底的那个洞目前只能靠我自己缝缝补补。但我真心希望,你内心的缺憾会有一个充满善意与智慧的人为你温柔填补,你的信任不被辜负,你的孤独与迷惘可以找到一个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