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的一天,收到来自上海某大医院科主任的短信,说的是他大一的孩子有学习心理障碍,听朋友介绍,希望到我这里咨询,并具实名。 看着短信内容真实,我诚实地回复,可以帮助孩子做职业规划,但心理咨询不是强项。
对孩子深刻的爱,只有成为父母才有感应,孩子虽渐渐长大,但在父母心里永远是风筝的那一头。
牵挂,对孩子来说或许还未有深刻体会。
儿子就读国际高中,那届的同学都是奔着同一个方向----出国留学。为此,父母们为了孩子申请成功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不惜付出巨大的精力与财力,开始最潮流、最高价、最无奈的教育投资,为的是不仅能在人多资源少的本土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更能成为国际化人才而获得全球发展机会的一份子。
所谓“儿行千里娘担忧”,孩子们像“卫星”一个个发射他乡,留守父母们自然抱团取暖,互诉衷肠与思念,每次“卫星”返回基地,微信群里互相祝贺、相聚。有“卫星”生病就医或寻求实习机会,群里自发提供最真诚的帮助与咨询。
留守父母,最大心愿还是助力孩子在升学、甄选专业与职业规划时心想事成, 但对大部分父母来说却少有经验。
今年,孩子们大三了,眼看又到了申请季,哪些读研专业有价值?未来职场趋势如何?国际化的机会在哪?留守父母们虽家境优秀,但似乎仍然被这些国际化择业问题牵绊着。
有一次群里讨论的问题,刚好是我的工作职责涉及范畴,于是给了一些相对专业建议,之后自然被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们“围攻”,终于,利用“卫星”返航的机会给孩子们做了几次一对一的职业规划。
我愿意给孩子们做些职业辅导,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专业地学习和应用人力资源知识,更少有实践经验和国际化平台经历。这让我滋生了某种使命感,在被需要的时候努力去帮助他们,父母之仁心, 不是辅佐孩子成长并有社会价值嚒?
缘起于小小爱心,没想到却获得大家的认同,口碑相传,妈妈们为了给孩子获得一次职业咨询机会,积极与我预约时间并带着孩子坐着高铁来我的城市。一起探讨商量。对于他们,我必定留出时间认真对待,公益付出。
在办公室二个小时的互动梳理后,每当听到初次见面的孩子们,轻声地反馈很有用、有启发,看到妈妈对孩子的收获欢喜的眼神,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希望与责任。
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爱子心切,为了帮助孩子成功而不惜寻求一切机会,更看到了他们主动微信约我时间的努力,和需要帮助的急迫心情。
真心感受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尤其当今留学的家长们,巨额的投资,不仅仅是物质与金钱上的消费压力,还搭上一家人的牵挂,甚至不惜未来孩子远离故乡到他乡。
与孩子们的接触是快乐的,让我欣慰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已具备初步vision & mission。
在二小时的互动中,我提问为主,孩子思考,回答,或写在纸上自我内心对话(可以在现场不告诉我和他们的父母)。
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希望他们的内心进行梳理三个逻辑:
1, what,即他们希望自己未来的身份是什么?具体是这么表现的(可以结合读到的、看到的同样身份的人们具体情况与行为表现)?
2, Why,对他/她来说,为什么希望自己成为该身份而非其他?
3, How , 为达上述的目标,未来1-2年做什么准备?
无论在中国高中教育还是国际高中的教育,很少会有学生思考人生职业逻辑和一对一咨询的机会,在这二小时中,孩子有时间真正地与内心交流、 思考自己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怎么做?这种过程,恰恰是建立初心的开始。
每次孩子做完,我让他们手机拍照保留,每当人在旅途,遇到困境与挫折时,翻出来看看,那是你曾经的初心。
通过自我内心深层次的思考,再结合兴趣与所学的专业,有计划地晋升研究生专业、博士专业深造,这样的成就概率比人云亦云的追随会好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