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札记之二

雨外斜阳  IP属地: 上海
1字数 492

二、文章的总体架构和理论支持

刘勰在《文心雕龙》前五章论证了为文笔的总体思路和结构框架,并为他的论点给出理论支持。

1、原道第一

文心雕龙第一篇为“原道篇”,很像淮南子的第一篇“原道训”,都是以道为基础,生发万物,汲取老子的道家思想。所以叫原道第一。不过这里的道除了道家天道更注重儒家人道。原道的意思是为其写书找理论基础,刘勰开篇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文学与天地同生,有天地就有文学。这当然太夸张了,这是明显错误,尽管他后面论证了“文与天地同生”,但他是建立在“天地人”三才同生的基础上,是古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无足怪也。

这里的道,显然是儒家之道,虽然也接受道法自然的思想,但还是以儒家为圣。

原道篇针对当时文章讲究日趋华丽的词藻,转牛角尖的韵律对偶,提出文章首先要顺其自然,要有内容,如实反应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然后才是文采韵律,最好以圣人的经典为标准。

这个标准今天看来并不是完全正确,尤其是要以圣人文章为模版这点。圣人文章当然是经典,但是如果亘古至今千篇一律,恐怕也教人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但刘勰已经认识到,文章以实际内容为重,单纯追求华美的韵律辞藻是不可取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11人点赞
雨外斜阳  戍边四十载,归来还少年
总资产4.3W共写了130.1W字获得27,159个赞共781个粉丝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