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雷响,农历正月二十二(3月5日)是惊蛰。惊蛰是二月节,古时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预示着生命在这一刻重生。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二十四节气各个名称里,惊蛰的节气名字最有气势。其他节气,无论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无论是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虽有春暖秋凉,夏热冬冷之意,给人感觉是平静来,平静去,不怎么令人走心。只有惊蛰除外,它是一声并且是新年第一声春雷,显示了一个节气的到来,一个节气的力量。一个“惊”字势如破竹,风扫残寒,就连躲藏在地下的蛰虫们都被惊醒了。当然了,事实上是春天唤醒了蛰虫们。
如果说雨水节气是睡眼朦胧,那么惊蛰节气是万物睁眼。此时,嫩嫩的草芽偷悄悄地钻出地面,葱绿的麦苗欢腾地串出新叶。杨吐穗,柳抽芽,杏花粉,桃花红,梨花白,蜂嗡嗡,蝶翩翩,燕飞翔。春雷一响,绚烂了季节,染绿了春风,蚯蚓伸长僵蜷了一冬的躯体,蚁王率众爬出洞穴,青蛙跳下冬蛰的睡床,蛇蜥在灿阳下睁开眯缝着的眼睛……
惊蛰节气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农民把它看作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春翻田,胜上一道粪”。“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田野阡陌之间,到处都是辛勤劳作,弯腰耕种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汗流浃背,泥染衣襟,但稻苗的日益长大,却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大地经历过山寒水痩的萧瑟后,终于迎来了春雷滚滚,春风习习。惊蛰,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季节。让我们不负春光,邂逅最美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