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上,北上广深被称为一线城市,是程序员就业的首选。一些直辖市、区域中心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二线城市。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6年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有15个通常意义上的二线城市被评定为“新一线城市”。根据多个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07年起,程序员的就业城市选择已经开始从北上广深向新一线城市转移。
先听个故事
上海交大毕业的David在2013年毕业后一直在一家知名外企做软件开发工程师。
在上海就业的三年,他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薪资也翻了一倍。但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无休止的加班、高不可攀的房价以及因为没有本地户口而缺少归属感,都让他开始重新考虑新的职业发展路径。
招聘网站上,一家位于杭州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并且提出了明显优于现在所在公司的待遇。综合考虑以后,他决定去试试。
其实,发生在David身上的故事对如今的程序员来说已经是常见的现象,并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选择了离开北上广深到别的城市工作。可以说,程序员选择新一线城市就业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信?给你看这个:
程序员都去哪儿了?
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用工需求来看,二三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同比增长情况均优于一线城市。聚焦在互联网行业中,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用工需求同比增长几乎高于一线城市的二倍及以上。尽管一线城市仍然是程序员的首要选择,但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职位数量和求职者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这说明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对程序员的吸引力在不断提升,一二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北上广深失去了绝对吸引力?
为什么程序员开始走向新一线城市了?北上广深失去了绝对吸引力了吗?
新一线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
根据《第一财经周刊》发布的2016年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榜单,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老牌一线城市以外,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新一线城市中,它们或为直辖市,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加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条件,这些新一线城市非常容易吸引企业入驻,城市中互联网、IT等行业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软件开发人才。
新一线城市企业融资势态良好
可以看到,杭州已经和深圳、广州并列为一级创业城市,南京、福州、苏州和珠海市名列二级创业城市。其中,位于一级创业城市的杭州,2015年的融资项目数是上海的35%左右,但是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上海的47.7%,接近上海融资金额的一半。位于二级创业城市的南京,2015年融资项目数是广州的39.2%,但是南京的融资金额已经达到广州市的80%。
产业多元化、重视高科技产业、良好的交通网络、持续地发展基础建设及不断增强的培养人才和吸引外资的能力,中国的新一线城市具有优秀的企业发展条件,其商业化的进程正在提速。企业数量增多,创业公司的资本推动需求,新一线城市必定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新一线城市IT人才需求增多
�
2015年12月数据显示,虽然二线发达城市的IT职能需求总量少于北上广深,但是杭州、南京、武汉和苏州的同比增幅均要高于北上广深的增幅,二线城市IT人才需求增多,为程序员们提供了众多岗位选择。
新一线城市中程序员薪资水平普遍提高
早在2013年,各城市高收入人群比例居前五位的就有4个二线发达城市,分别是西安、青岛、天津和苏州,而在2012年,北京、广州、深圳的开发者收入范围在薪资调查报告中还位居前五。
不同工作年限的程序员在不同的城市待遇也不尽相同,南京和西安的薪资水平紧随北上广深之后。出人意料的是,同样工作经验在5-10年的开发者中,南京和西安的平均薪资甚至高于上海和广州。成都、武汉和重庆程序员的薪资虽不及北上广深和南京、西安,但是平均薪资也均在5000元以上。
《程序员》杂志中提到:“西安、青岛、天津与苏州等城市的“逆袭”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建设区域性高新园区方面不遗余力,部分地区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以西安高新区为例,2013年,西安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了1043.7亿元,同比增长32.4%。可以从两方面解读这一信息背后的因素:一方面,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园区影响力,会在人才引进上提供具备竞争力的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开发者来说,当二三级家乡城市的IT产业中出现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空间时,选择回流也合情合理,这部分开发者回流后,或得益于地方政策,他们的薪资水平自然也具备竞争力。”。
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作为跳槽首选目标工作城市的占比高
图中的长三角地区包括南京、苏州、宁波、杭州、合肥、无锡、常州、温州、昆山等城市,中西部地区包括西安、重庆、成都、长沙、郑州、武汉等城市。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在增强。
《上海市科创中心人才报告》指出:上海市对深圳市和成都市出现了一定的人才净流出的状况,其中,上海市人才近两年不断外流向深圳并且差距加大,说明上海对深圳和成都的人才吸引力不足。究其原因,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占全国约七分之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重镇”;而作为中国西部重镇的成都在高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进展堪称典型,具有浓厚的高科技创业氛围。
的确,北上广深目前还是程序员的主要聚集地,但是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对于程序员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我们知道的是,2015年杭州GDP增长10.2%,高于全省和全国,GDP总量突破万亿元,迈入“万亿”方阵城市,其中服务业增速甚至创下14.6%的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5个百分点。
以杭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的进程如此之快,如果新一线城市对IT人才需求的增幅保持28%的增速(2015年12月数据)的话,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新一线城市程序员的数量齐肩北上广深会需要多长时间呢?
一线城市企业:我该怎么招人?
当程序员越来越多地选择新一线城市就业,会给一线城市的企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可能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上海2016年春季求职期的平均薪酬是8825元/月,0-3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的平均跳槽频率是1年,对于企业来说,一年支付给一个员工的薪水是10W+。有数据说明员工的离职成本大约是这位员工年工资的150%,如果员工频繁跳槽至二线城市,一名离职员工将产生15W+的离职成本。一名核心人才的流失意味着至少平均2个月的招聘期、平均3个月的岗位适应期,平均6个月的团队融入期,平均12个月贡献转换期…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
一线城市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企业招聘,目的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对于技术型员工,需要综合考虑其硬实力和软实力。
程序员的硬实力,即与领域相关的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域、技术栈和技能水平三个方面。知识域和技术栈的考核可以采用标准化问卷式试题方式,测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考卷试题的选择和设计,这一部分是目前技术面试中比较容易达成的。最难进行客观评价的是技能水平,因为技能的考察只能在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操作中才能被直接观测。整个测评领域最为匮乏的就是基于绩效表现的技能水平测试。目前市场上仅有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的Proxor软件开发者测评完整地实现了深度技能测评。与其他仅能用于初轮筛选的在线编程考试不同,Proxor更适合于取代二三轮的技术面试官,对候选人的实际技能和潜质进行高效度和高信度的评价。
对于软实力的考核,可以通过结构化面试、情景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方式。
对于传统IT大公司或者互联网大公司来说,研发团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面对程序员流入新一线城市的变化,可以建立异地研发团队或利用众包平台等方式承包给外地外包公司。对于外地人才的招聘,可以使用测评工具和线上面试等方式。
对于程序员来说,二线发达城市的崛起无疑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去哪里不是问题,怎么让更多的合适的人才为我所用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