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预设的社群活动或读书会是什么样子呢?
也许是台上一个人高谈阔论,台下一帮人刷刷记笔记,甚至有人无聊地刷手机?
也许是一群人尴尬对眼,互相讲些言不由衷地话,然后悄悄拎包起身,离开这片干燥区域。
所以我很少愿意去参加线下活动。因为实在做过太多几百人的会议活动,深知90%的活动只能是企业或台上人的营销秀场。而对于台下的多数人而言,默默来默默走,所获甚少。
然而,近日参加了一场线下读书会,改变了我的想法。我真实了解到,也可以说见识到小型社交活动的有效性。
初次参加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活动,能有如此不错的体验,实在是幸运的。我决定记录并分享此次线下活动的所观所思,作为一份美好的记忆珍惜。
她们是谁?
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我都是初次相遇,但严格来说,算不上完全陌生。
她们是一群和我一样的妈妈,同时也是我在线上打卡社群里认识两周的朋友。(认识经过参考前面一篇文章:有这么多妈妈如此努力,你何以不坚持?)这些可能为本次见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不由得想起安迪和奇点的第一次见面了,相谈甚欢,也是因为已经有一定的交流基础。
正因为清楚彼此的背景,在社群里看到了这些妈妈每天的努力,所以我决定参加这次线下活动,所以在去的一路上,我既忐忑又期待,也所以,我在见面后终于把名字和脸对起来,感觉格外亲切。
怎么聊天?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十人座的咖啡厅会议室里,围了一圈的妈妈。大家面对面的距离不过1米多,笑意满满,有人侧耳倾听,有人相谈甚欢,有人低头记录。
本次活动的组织者Grace是个不到周岁孩子的妈妈,看起来非常具有母性的豁达和温和。同时她应该也是一位很有组织经验和行动魄力的女性,从她对流程的设计和把握上可见端倪。
整个流程分为“自我介绍—主讲人分享并答疑解惑—参与者分享读书心得—学习时间管理并布置简短的作业。”
活动设计可谓有始有终,有主题,有参与,也有足够的互动。同时,由于在群里做了足够的预告,大家自带要分享的书籍,组织者更是准备打印材料发给大家,足见其用心。
聊些什么?
如果你以为一群妈妈在一起,只会聊些家长里短,那便大大的错了。
每一位女性在成为母亲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目标;而升级做母亲的经历,令她们对人生、家庭、教育以及自我成长,产生了新的理解。
我对她们在交流中所展现的广博知识面和优秀素养感到吃惊。
关于“爱的密码”
从Ekia 那里,我第一次了解“爱的密码”一词,原来很多的家庭问题可以用“爱的密码”破解。
举例来说,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够尽力了,但家庭关系却得不到好转呢?答案也许是,你误解了对方对于爱的需求,你用喋喋不休来表示,而他可能只是希望每次归家后的一个简单拥抱而已。
关于“家庭仪式”
Grace提出家庭管理需要一种仪式,这是她一直倡导且坚持的。
每周或每月找一个时间出来,和家人一起梳理一下近况,包括且不仅止于:彼此的学习,遇到的问题,家庭财务等。把它们列出来让彼此看得见,一起协商下一个步调(如果孩子已经有五六岁了,不妨让他一起参加)。这样家庭成员可以彼此协调步调,才不至于出现双方越走离得越远的局面。
关于“自我管理”
Donna提醒我们,那些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最终要从自我身上寻找答案。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管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人物关系(比如女佣、家务、财务、环境)等等,最重要的是,经常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内心。
关于“思维导图”和“终身顾问”
Amy和Ying分别提出,在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借力一些人,或者一些工具,可以更快地帮助自己。
所谓的人或工具,也许是找一个终身顾问,也许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也许就是去阅读一本好书。
读书分享
提到书,我的书包里还放着grace借给我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书。作者曾是一个相信“炼金术”的迷途之人,后来发现真正的炼“金”术在于心灵。此书以牧羊少年为象征讲述了人生使命探寻之旅。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读文学或哲学类的书,但听了介绍后,突然有了翻阅的心情。
这只是本次读书会分享的其中一本而已。其他推荐的还包括:《看不见的城市》《吸引力法则》《完美计划思维导图》《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简称)《正面管教》《不完美,才美》等。
读书会的一个重点就是帮助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去发现已经被人找到的那些明珠,这样可以节省我们用于探寻所花费的时间。
后记:
来到一座新城,一个人呆了很久,给过很多理由,写过很多文,但也许都及不上一次见面后的真实交流。面对面的观察和聆听,可以让一个个陌生的符号,变得真实可触,也更为亲切。
突然,感觉这个地方不再那样陌生,因为认识了一群很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