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当时又征召广汉人杨厚、江夏人黄琼。黄琼,是黄香的儿子。
杨厚到了之后,预言汉朝在三百五十年左右,将有险恶的命运,必须警戒,被拜为议郎。
黄琼将至,李固派人在中途送上一封信,说:“君子认为,伯夷太狭隘,柳下惠不恭谨,不像伯夷那么清高,也不像柳下惠那么屈身自辱,无可无不可,就是圣贤出身于世所珍惜的。如果就想枕山棲谷,做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也就罢了。如果要辅政济民,今天就是时机。自有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如果一定要等到有尧舜之君才出仕,那就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我曾经听说一句话:‘山太高则容易残缺,玉太白则容易脏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前鲁阳人樊英被征初至,朝廷为他设立讲坛,把他当神明一般对待,他虽然没有特别杰出的表现,但是一言一行,也没有什么毛病。但是毁谤流布,让他的名誉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就是他的声名太盛,大家对他的期望值太高。所以俗论都说:‘隐士都是欺世盗名。’希望先生您来之后,能提出宏图大略,让众人叹服,改变这种看法!”
黄琼到京,拜为议郎,稍后擢升为尚书仆射。黄琼之前跟随父亲在台阁(黄香在和帝时为尚书令),习染于政事,各种案例见了很多,自己任尚书仆射之后,对各部门的工作,都熟悉练达,每当有争议于朝堂,谁也驳不倒他的意见。数次上书言事,皇上大多都采纳。
李固,是李郃的儿子。少年时就十分好学,经常改换姓名,拿着木杖,骑着驴,背着书,不远千里,到处拜师求学,于是博览群书,成为一代大儒。每次到太学,或者秘密到三公府(李郃历任司空和司徒)定期探望父母,都不让同学们知道他是李郃的儿子。
华杉曰:
李固关于伯夷和柳下惠之论,是孟子所论的四种圣人: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是清高的圣人,他就一定要有尧舜之君,他才出来做官。他是眼睛里一点点沙子都容不下的人,武王伐纣,他认为以下犯上,以臣伐君,竟然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成了中国历史清高圣洁不妥协的原型人物。
伊尹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他是治世也进取,乱世也进取。他说:“上天生养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来启蒙后知,先觉来觉悟后觉。我,就是先知先觉之人,我就要用这天道,来知觉天下之民!”在伊尹的心目中,如果天下还有一个男子,或者一个女子,流离失所,没有沾润上尧舜之德之政的好处,那就觉得是自己把人家推进沟里去的。他就这么以天下为己任。
柳下惠是和光同尘的圣人,遇到卑污的君王,他委身事奉,也不以为耻。给他多么小的官位,他也不觉得委屈自己,有点官职,他就干事。不在乎谁是领导,也不在乎官位有多小,他是不愿意隐藏自己的才能。跟谁在一起混,他无所谓,不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的。他说:“你是你,我是我,逆就算赤身露体站我旁边,又怎么能沾染我呢?”那伯夷则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人家跟他站在一起说话,如果帽子没戴正,他都斜着眼睛看,一万个不爽,觉得耻于跟人家站在一起。
孔子是顺应时势的圣人,可以退而自处,也可以进而出仕,无可无不可。
我们比较一下,伯夷是条件不具备,就绝不干事,绝不参与,所以在周武王治下他都不参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伊尹是一定要参与,而且一定要主导,所以他能把国君软禁三年,等他悔过改正了,再奉还大政与他。柳下惠也是一定要参与,一定要干事,到了死乞白赖的地步,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就算当一个村长,至少我也可以保护一个村的村民。孔子是可进可退,可以干,也可以不干,一切看情况而定。
李固的态度,是要居于伯夷和柳下惠之间。
三年(公元128年)
1、
春,正月六日,京师地震。
2、
夏,六月,旱灾。
3、
秋,七月,茂陵寝殿失火。
4、
九月,鲜卑入寇渔阳。
5、
冬,十二月四日,太傅桓焉免职。
6、
车骑将军来历免职。
7、
南单于拔死,弟弟休继位,为去特若尸逐就单于。
8、
皇帝将孙程等全部召还京师。
四年(公元129年)
1、
春,正月初一,赦天下。
2、
正月十一日,皇帝加元服,行成人礼。(本年十五岁。)
3、
夏,五月二十九日,皇帝下诏:“全国多有灾变,朝廷励精图治,御厨房减少膳食,珍宝玩器,一概摒弃。而桂阳太守文砻(long),不能竭忠尽力,宣扬本朝遇灾年而减省之意,反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如今将大珠封还,送回去给他!”
4、
五个州下雨不止。
5、
秋,八月,太尉刘光、司空张皓免职。
6、
尚书仆射虞诩上书说:“安定、北地、上郡,山川险要,沃野千里,土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河川适合灌溉和漕运,之前遭受战乱,羌众内溃,郡县兵荒,持续二十余年。抛弃沃野之富饶,自然之财富,不是对国家有利之道;远离山河险阻,而退守到无险可守之处,又难以坚固。如今,三郡未能恢复,长安的先帝陵寝没有屏障保护,而公卿们胆小懦弱,缩头缩脑,得过且过,夸大困难,只算成本,不管国家安全。希望陛下广开圣德,采取行动!”
九月,皇上下诏,安定、北地、上郡三郡政府迁回原地。(安帝永初五年,三郡内迁。)
7、
九月十二日,任命大鸿胪庞参为太尉、录尚书事。太常王龚为司空。
8、
冬,十一月二十日,司徒许敬免职。
9、
鲜卑入寇朔方。
10、
十二月二十五日,任命宗正、弘农人刘崎为司徒。
11、
这一年,于阗王放前杀拘彌王兴,立其子为拘彌王,而遣使贡献。敦煌太守徐由上书请求征讨。皇帝赦免于阗王之罪,但下令他撤出拘彌国,放前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