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开始,她有了被感受到极致的憧憬。
当不得不面对的分离,在凌晨晦暗又清晰的发生,内心巨大的断裂,为此腾挪了足够合理的空间。
于是,接下来的一切,悄然上演。
当夜幕降临,机缘开始升起
有些相识始于微时,有些可能是因缘具足使然。
如果说有什么是命运的推手,伴随多年甚至贯穿一生的原始印记首当其冲。
然而,直到很多年前,她也并未呈现沿着这些赋予通往自由的理想景象,反而屡屡蹒跚。
那年一次事件的触发,这中间某些介质的缺损,让架起一座通畅桥梁的路径渐显,由内而外的变化亦势在必然。
毋庸置疑,至深暗夜只不过破晓前的猖狂。
随着抱持环境和持续运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功能,空间滋长,日益强健。
如果不是三年后,她迎来了的另一个她,可能仍会产生就此至清至冷、不侵不扰的幻觉。
山间清风起,狂想不再无所依
另一个她,可能是影像,可能是镜映,还有太多的可能而能。
只是,直到被打破重铸的厚重盔甲前,她仍以一种远观的姿态、觉察的视角、试探的攻击隔离着这份馈赠。
在她还没有完全领悟非空非有的真意,更做不到宁可执有不可执空的无畏时,她难以避免走向一种偏离了的,自以为超脱了的,却无比虚妄的端口。
这样,不愿面对的才得以裹藏,有了更多时间搁浅,也就有了更多时间生长。
时至今日(甚至可以延伸为此生),跳脱那段时间线,横亘于时间长河,再凝视这份馈赠,当之为探寻生命转机的重大助缘(当然,生命的每个时刻都不外乎如此)。
于是,在记忆的加持下,它终于成为了一个蓝本,转化为再度开启奇妙旅途的触发。
让时空错位,让感受重叠
2018年冬天,借由一只猫的迁徙,折返某中心商圈一公寓的路程,是她与他偶识的轨迹。
近一年后,他迎来了她,两个人站在了一起,直面翻滚着飓风骇浪的海洋。
她的再见,他以为的初见,用一见如故形容单方面的感受似乎不太妥帖。
在这份建构的,用他的话来说,是虚拟又有着真实部分的关系中,她穿越着,如同回到了前半生的很多时刻。
其间,抵达了与那份馈赠奇妙的重叠于此间的愿望。
当然,连续的、真实的、聚焦于此时此地的动人亦无所不在。
有需要用水杯缓解,防御充斥着感动却被淹没的想象;有真切关怀背后那不含诱惑的深情;有经由深切感受贴合体验到的具象……
还有太多虚实相生的景象,借助时空味道慰藉今人和往昔的时刻。
一次次至情至性的会谈,假我开始退场
一个习惯用疏离的态度端详世间的人,有了一个不太想觉察清楚各自部分的场域。
虽明了有着诸多功能属性,但仍能卷起情绪,正是她想付诸这段关系的魔力。
她展示了荒颓、迷醉后,终于又展示了分裂。
当内在的发生不断回向自身,存在的概念得以彰显。
被强烈情绪情感掩盖的理智化渐次浮现,也有了再一次穿越的力量。
最慰人心的是,动人的关系和故事一样,不止可能充满起伏、遗憾,还可能是未完待续。
无时不刻,捕捉稍纵即逝的感觉
有时难免发觉,越是倾向凝视、深挖人生的后台,势必造成前台那些消耗体系越发虚妄不实的观感。
然而,人生太短暂了,如果多样形态是使得人类充满包容性、丰富性的副产品,在有限当下不愿失了什么及其这中间丰盛历程正是本心所在。
也许有一天,当某些探索具足,形成某一种突破及平衡,保有始终退出来的位置,却也拥有更多随机切换进入的机制。
与另一个她的相逢,也已过去三年。三年时间,如同稍纵即逝的感觉,一晃而过。以至于其间发生的太多事冲刷不现。
但拥有可以创造足矣媲美此蓝本的更多蓝本,却不仅仅只是蓝本的愿景,终让前路虽充满曲折,仍不乏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