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上个月出差途中读完的。感谢奇葩的行程,虽然大费周折,身心俱疲,但是也见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读完了三本书。
曾经认真的读过稻盛老先生写的《干法》和《活法》,对其中那句“人活在世间,就是为了苦苦得修行。在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灵魂会成长一点点”,一直奉为经典。曾把樊登对《干法》一书的解读仔仔细细的听了近十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不由得对他的生平大为好奇。想知道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什么造就了他的性格。他是如何离开最初的公司而创办京瓷的,又是如何做大做强的。他到底遇到过什么样的挫折呢,他是如何应对度过的呢?带着以上种种疑问,我看完了全书。
需要承认,本书秉承了老先生一贯的口吻和论调,与《干法》等两本重复的内容较多。但我关心的问题真是一个也没看到。最大的感觉,这是一个倔强而又幸运的小子。少年时患肺结核而未死,即将辍学又有老师出面力挺,发布的论文得到学术权威的认可并成就了终身的友谊。诸此种种,不一一赘述。我看完第一感觉就是,这种成功不可复制,如果在老先生的生命中,一个路口偏差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这种偏差,在年龄越小的时候,提现出的影响将更大。为了避免剧透,也为了避免凑字数的问题,我就在此不一一列举了。而对于他所经受的困难,真的让人很难提起精神,完全没有成功人士那种应有的跌宕起伏、且歌且呼等等。这也是当时为什么没写读书笔记的原因。
自读罢以来,这本书中的字句和故事,在我脑海中不断地翻滚浮现。他的成功真的是原自幸运嘛?第一,他有一种正念的力量,在工作中他能做到百分百的投入和心无杂念。一旦投入工作,他就没有了那些成败得失的想法,没了那些生活中鸡零狗碎的杂念。正是这种专注的力量,让他成就了最初的成功以及人生一连串的成就。第二,他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金钱和名利,他在创业之处,就将“敬天爱人”作为企业的任务,就将全公司人的福祉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他的目标如果是赚XX钱,那终有达到的一天。哪怕这个数字足够大,但也会有乏味和疲惫的时刻。但他将社会和公司员工的幸福作为目标的话,这种奋斗和努力是无止境的。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不断回馈的。这就正是丹尼尔·平克所提倡的“第三类驱动”。第三,他的书中不是没有描写他所经历的困难。而且仔细回想,好多困难几乎是迈不过去的,能侥幸渡过一二即为奇迹,他的胜利就是奇迹。之所以被我忽视了,实在是他讲述的语气太淡了,仿佛在诉说出门不小心磕了一下。这跟现在各种网路上常见的无病呻吟和哗众取宠一张对比,美丑立现。有句话说“能够淡看风浪,是因为经历过真正的风浪”,老先生就是一声经历的大风大浪太多了,现在回头在看反而看到了,真实了,放下了。没有了那么多铺陈夸张的情感,而是岁月凝留下的一份滋味。第四,他是一个机敏的人,在众多的商业判断上,他秉持本心出发,每每占领先机。第五,幸运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因素,但不能仅仅用幸运来解释一切。现在现在回头看,历史就是无数个偶然导致的必然。既要认识到事件发展的偶然性,也要看到历史的必然性。老先生的诸多特质,决定了他必然会有所成就,即使不在陶瓷,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同时,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百姓齐心协力。这种环境和条件也造就了稻盛的性格和成功。
写到这,有点小兴奋也有点小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