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
上午与郭工报销住宿费的问题,都在相互推脱,一翻过后终于报销成功。
老板认为需要自己报销的要公司报销,老板娘要客户报销,下面的人也都配合让客户报销,可往往每个人都很忙,都尽可能的不管,或者少管些事,相互推脱,打太极。
万维刚老师的一句话: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如果你没有计划,那么走的就是老板的计划,上班就是最明显的走公司计划。
相互配合,你有你的安装调试计划,客户老板有自己的计划,计划能相互融合优化最好,最窝心那些不懂装懂的瞎计划。
在酒桌上拉关系,谈计划,以别人能赞同自己为乐的征服文化,在酒里酒外袒露无疑。
1、你有什么计划呢?出差安排好出行计划,安装调试计划,后期维护保养计划,个人成长计划(可以细分)
2、怎么配合?扪心自问对于酒桌文化能否开启吹牛逼模式呢?真诚的沟通,发现有问题及时修正,修正后一步步实践起来。
二、发展
终于到化工路洗涤厂,整理一下行李,还没有开工,索性躺床上休息,玩手机,听着外面吵闹的喇叭声以为有人在卖东西什么的,上厕所出门时看到堵在厂门口的车辆,上面写着:“某某某(老板)欠债还钱”。大喇叭反复重复这一句话,一直响了一下午。
老厂扩大规模,步子迈的有点大:第二厂房的整改,新设备的安装,调试,花费很大,每月还款十万也还款无压力,可是经过这一系列的整改期把洗涤拉下去,虽然现在洗涤还可以,但是距离翻身总是差点。
老板找过管理,员工,却总还是因为钱的事不了了之,可因为没有钱,这大好形式总是没有发挥出来,又限制了利润的扩大,大号的前景,却因为临时的困境被逼到厂门口要账。
1.发展的步子太小,会被淘汰,或者说中间的路换得一步一步走,即便是弯路也要不得不走下去。步子迈大了,又收到资金,眼界的限制,没有资金,就不能招兵买马,原来的人马又饿的很瘦,工资低还不及时,人心不稳。
2.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机遇我会怎么远呢?
以前的经验习惯让我会以稳定为主,在生活中习惯了精打细算,讨厌失控的感觉,虽然没有堕落,但一直也没有太大的跳跃发展。
有一天突然想到“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我渴望能天上掉馅饼,但是冷静下来想想,从来没有接住过馅饼,拥有有几次:以为是接“馅饼”,而准确的接了几“巴掌”的惨痛经验,让我只能选择稳扎稳打的路子,饿死不起,又富不了,只能慢慢的向前拱,有一点算一点。
三、写作
1.今天老大覃杰发表看到的一句话话“作为一个人,我们总要做一些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对于精神需求方面,我觉得这占了生活拼图中的重要一大块,不然也不会被朋友说“不接地气、活在梦里”等等。
可能是资源少,生活精打细算,所以对吃滴拉撒感觉不到意义,而精神探索对于金钱方面很廉价,只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所以对精神需求方面“如饥似渴”。
相对来说,生活富足的人才会有时间,有精力,有金钱,去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而我貌似一无所有直接去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往往显得不伦不类。简直“不务正业”,不好好工作赚钱,整天瞎想有什么用,不还是没钱?!
我这是怎么了?我的计划是什么?
想起来了,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概括朋友的评价:“你这是不踏实生活,而要去当圣人”
回顾成长经历,因为口吃,封闭等一些列因素,独处的时光特别塑造了想象力,信奉头脑,不知不觉将精神思想放到了至高地位。
开启了一段攀登一做有一座精神山峰的探险计划。虽然迄今没有登上过任何一坐上的顶峰,但即便在山下转转捡几颗“小石子”都如获珍宝,兴奋的难以自拔。
2.以前紧紧是“想”,在头脑里反复的“想”,有收获,有开心,晚上感觉脑子“满满”的想法,一但开启了写作后,如同打开了一扇虚严着份门,原来我可以把头脑的想法都写出来啊,不去想自己的文笔,不去想怎么规划格式段落,就是单纯的把想法都写出来,索性想到哪就写到哪,看看脑子里到底“想”了多少东西。
当我第一次把脑子“写空”了之后,获得了短暂的宁静,原来也就这几个,原来写出来可以放空大脑,以及后来还发现,写出来可以锤炼自己的想法。
每每回忆起日更的那一年,都感觉收获巨大,最明显的就是拥有了“更深刻反思”的能力,还可以随时反省自己,拥有了“反省”技能。
3.有些事一但经历过后就回不去了。反省不写出来让人难受,读书不记笔记总感觉认识的不深刻,不彻底,不记录就觉得生活缺乏了调味料。
反省事物要写出来,以第三者身份看看有什么错误,要做到能修改,能及时优化“系统”
看书要朗读出来,反思的要写出来,写出来的还要复习,直至理解融化贯通。
……………………
一路走来,你的计划是什么?
是“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因太胖放弃原计划”,还是“不忘初心”虽然旅途坎坷,但是总计划不变。
《被讨厌的勇气》说“人生是一个个不断起舞的片段,连成了轨迹”,那你的“轨迹”回忆起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