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的时候给自己列了个每日时间安排,从早晨七点到晚上十点,中午一个半小时的午休,上午下午各一个半小时的读书、一个半小时的听课,再加每顿饭连做带吃一个半小时,晚上还有一会儿读书或者听课的时间加一小会儿运动的时间,最后完成每日写作后睡觉。老公也参照我的时间安排大致按这样的流程进行。
首先说一下今天第一天的时间掌握情况。因为就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咱们就从下午说起吧。午休按规定时间进行,我和老公到点起床看书的看书,听课的听课,孩子也按时上网课。老公听了会儿课后过来我们聊了会听课的体会,然后我继续看书,老公给我们熬水喝。接着按计划听了会儿课。可听到一半,收了个短信,然后聊了一会儿结果把听课时间给占了,接着帮老公一起做饭。吃完饭跟婆婆、大姑姐们聊了会天,又和刚刚杨康的哥哥问候了一下,聊了一会儿。
今晚正好有王纪琼院长的直播连线,我和老公一起从7点多听到九点,利用中场休息的时间我们拉儿子一起进行了运动。然后接着听课到11点。这时才有空做学习强国和写作。
今天半天的流水账记完了。给我的感触是一旦把每个时间段的事情具体固定下来,我们干活就有了目标性,就能清晰地知道我接下来要干嘛,就能减少一些时间的不必要浪费。原来其实自己也这么在头脑中想过我每天要干啥,但没有具体化,那样就非常容易发生一个现象,那就是这些事情我也干了,但却没办法保证投入的时间。比如具体化后我每天就有分别最少3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和听课时间,而没具体化之前可能我每天用于读书和听课的时间就会大打折扣。尽管有安排以后也可能会有临时性的事件打断一些事情,但毕竟相对可控可操作,比起没有明确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再说一下关于运动吧。我之前运动只知道刘畊宏的《本草纲目》,儿子一直不屑于此。今天正好有机会,于是就请儿子给找一个视频我们跟着学,或者跟着儿子学。我发现把学什么这个决定交给儿子简直是太对了,儿子找的视频是属于那种看起来似乎特别随意(我叫他没有章法,其实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汇去表达),又富有创造性、灵动性、表演性等特别能体现青春气息的那种舞蹈动作,虽然我和老公模仿的手忙脚乱,但却被那种感觉深深吸引;尽管我们仅仅只是胡乱动了动身体,没有一个动作能模仿的到位,但依然起到了锻炼的作用。所以,我特别感谢儿子带给我们的舞蹈,比起我只知道《本草纲目》,这个舞蹈让我有一种自己一下子年轻了二三十岁的感觉,原来舞蹈还可以这么跳,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落伍太多了,真需要跟年轻人多学学才是。真心感谢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