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疾病的根源,《黄帝内经》里有三句话,把疾病的源头讲的非常透彻。
第一句,百病皆生于气。怒伤肝,怒则气上,容易血压高,脑溢血,眼睛红肿,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思伤脾,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机就容易郁结,不是长包块,就是生肿瘤,所谓的甲状腺肿瘤,肝囊肿,肠息肉,子宫肌瘤,脂肪瘤,只不过是气凝结在不同脏腑部位的产物而已,名虽不同,气凝其痰血,使血水结聚不散的本质是相同的。学中医要注重本质,而不是着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幻,大家不要被病名吓到。凡遇有包块结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虑过度。打的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无私也,无为也,岿然不动,感而遂通。人多思则多病,寡思则寡疾,清心寡欲,即是延年益寿。恐伤肾,恐则气下,害怕担心是一种负能量,容易吸引不好的事情发生。人一恐惧,腰腿就无力,一牵挂担忧,心就被挂碍住了。肾主恐,所以腰部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频尿急,遗精滑精,腿抽筋,腿脚酸软无力肿痛等,皆是恐则气下所致。悲伤肺,悲则气消,可引起气喘,咳嗽,肺炎,皮肤病等。所以说生活中要乐观豁达,保持心情舒畅,因为只有快乐才是最好的良药,才能带来真正的疗愈。
第二句,生病起于过用。现代社会疾病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治,病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其实绝大部分疾病,比如癌症肿瘤三高等,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心理或精神因素造成的。现代人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什么叫疾病?疾者快速也,疾病就是病在快字上,快餐文化,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工作,让人处于身心透支过用过劳状态,身体自然就出问题了。现代人用眼用脑的程度,是古人的几十甚至几百倍,心意识静不下来,从而过度消耗生命能量,身体怎么会好呢?
第三句,德全不危。《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篇就把养生之最高境界说出来了,道德修养好,人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就容易有危险。道德经里也说,道生之,德畜之,人们一直以为道德只是一种品格修养,殊不知道德更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德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必得其禄,必得其位。亡德而富贵者,谓之不幸,迟早会有灾殃。所以我们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不是别人的需要,是我们自身健康和平安的需要。上古之人,大都道德淳厚,所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心安而不惧,不为物役,所以形与神俱,能够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上感慨地说,道德不全,纵服玉液金丹,亦不能长寿。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之大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