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思索的点赞,不经考量的传播,不走推演的效仿,都可能是“容易被带节奏”。
一个人容易被带节奏,也许始于幼时父母一句“你看隔壁XXX”。慢慢地不再扛着问号认知自我,只晓得找一根标杆量,量来量去,标杆的刻度对自己适用吗?
“隔壁XXX”的外延有“他们”,“大家”,“所有人”。
他们这么说……
大家这样做……
所有人都一样……
最终变成“我跟着总没错”。
相当于听别人谱的曲,学唱或哼,甚至只是打拍。
从一个常见的话题说起:大城VS小城,生活在哪里好?
我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大咖说,“死也要死在大城市”。这是她离开体制,从县城奔进阜盛之地,吸了几十万粉丝以后的掷地有声。论据翔实,收割一片追捧。你认为呢?
认识两个姑娘:
一个在魔都打拼多年,跳槽心仪外企,加班多还坚持阅读和写作。一个回到家乡小城,与朋友合开餐厅,稳定了就经常度假看大海。她们一个说“忙”,一个说“闲”,语气里是一样的笃定和惬意。能用“谁过得更好”评判吗?
我佩服那些敢闯敢拼,穿梭都市,挣扎在压力漩涡的人。也欣赏那些趁早抽身,返乡筑巢,好好经营小生活的人。最无语,在大城里想念小城的新鲜空气,在小城里憧憬大城的霓虹流丽。
大咖说“死也要死在大城市” 是要决心加勇气,目标配执行,在大平台迅速学习和成长,用实力说话。而不是浑浑噩噩,囿于四平米格子间,六平米出租房,痛恨贫富差距,遥望地标又能热血满腔。
只说一句“我在大城市”不叫打拼和长见识,最多算是,臆想自己被这座水泥森林认可的感觉罢了。
然后说一个特常见的东西:优越感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串调调:看美剧的看不起看日剧,看日剧看不起看韩剧,看韩剧看不起看国产剧,看国产剧看不起东南亚剧,大陆香港以及台剧的内部撕逼暂且不提。
看个剧,盯盯屏幕的事儿,都能分出三六九等……
优越感真的无处不在,就连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含了个“比”,仿佛俯视能获得快感。
再说我留学时加的一个群,群成员大多移民澳洲,各年龄段都有,群里聊国内总以“不出国就是水深火热”结尾,言辞间隐含“出国了高人一等”。来澳五年,个人感觉澳洲真没那么好,国内真没那么糟,客观讲各有优势。
和朋友讨论这个群,一个说,没错,优越感就靠自己争和抢。一个说,把自己所处环境看太重,会累。
其实,太过强烈的优越感,往往来源于心底对自己的不确信。必须把自己划入一个类属,用类属的整体特点掩饰缺失的自我认同度。
回到那个奇怪的看剧优越论,
从大数据看,美剧在题材立意等方面可能烂的比例少,但并不意味着一个姑娘追八季傲骨贤妻就能看透婚姻,或者看两部傻白甜就无药可救。
更有趣的是,能让优越感强烈的人膜拜和追随的“大神”,往往不会花时间秀优越,只是坚定的走自己的路。所谓强调类属,贴上标签,总要踩别人才安心的种种,会制造耗损精力,持续焦虑的状态。
为什么?因为人比人气死人你说是不是啊……
两段“常见”,都是“被带节奏”的案例。
我们生活里充斥太多这样的标题:
“他们成功都是做了……”
“必看……必读……必学……“
“你只有……才能……“
”你不……就一定……“
不经思考就能被以上句式轻易撩动的人,可能都没有运转一套完善的自我认知系统。
因为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追求什么,能放弃什么,以怎样的态度行走于世;只好以别人的标杆为标杆,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走看看。
至于自我认知,会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持续更新甚至换代,以下 tips 都能帮助它顺利运转:
- 锐化感知
能触发敏觉力的,不应该只有wifi信号。
每天入目的互联网信息90%都用不到,倒是真实世界的看听触嗅尝都请捎个想,相信本能反应,选出真正的心中所向。
- 取舍欲望
有种痛苦叫得陇望蜀。
想要的永远比得到的多太多,锐化感知只为了然欲望,然后取舍。时间精力都有限,敲定了就
一往无前的追求,义无反顾的放弃。又不是反社会反人类,为自己所好洒脱买单,哪有那么多
这个不该,那个需要,别人咋看。
- 时有交心
亲人和至交一样,都是你的分身。
我们总会在好友身上看见一部分自己。与至交畅谈的过程其实和照镜子差不离。容易忽略的是与亲人交心。就算有代沟,也有跨越代沟的交流技法。不论关系亲疏,血脉无法摆脱。说父母不懂自己之前,先想自己懂父母吗?毕竟按基因看,一切承袭都有迹可循。
- 阶段规划
规划只做阶段,因为肯定会变。
每当我翻看十年前写下的人生规划,都觉得自己傻成一坨,脑里充满“ What's wrong with me?"之类的问号。有许多愿想,一旦冠以“我这辈子一定要XXXX” 之类的名号,很可能在你脑里种下一朵名为“执着”加“顽固”的并蒂花。人生就像水贴,处处可能歪楼。阶段性的规划能让你不那么痛惜沉没成本,及时修整。
-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与谦虚受教,一点也不冲突。
很多人喜欢逛知乎,美名其曰 “学习”,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点个赞,拍大腿来一句“卧槽原来这样!”,也就没有了下文。
看一百篇大神总结的经验贴,还不及独立完整的操作一件事,总结和消化后收获的多。
阅读优先知识源,啃籍典和原始文献,经过哪怕偏颇,但是独立的思考后,再对比着吸收别人嚼过的知识碎片。
因为在自我认知的系统里,别人的思想永远只是补丁,能帮忙填补漏洞,可是补丁打多,系统运转也就慢了。
通篇都强调“自我认知”,
好像有“否定大流”,只困在自己的小世界”之嫌,变成阿Q式精神自慰。可是,所谓“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共同点,还就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不同的是,成功者不走别人的路,基于对世界的探索。失败者无视别人的路,源于对世界的排斥。
吸纳与内省并济,只为更明白自己,
并不是拓印了别人的活法就能幸福。
人人都是音乐家,
到底听多了哼个调踩个拍,
还是谱个自己的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