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值得纪念的好日子,我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简书创作者”徽章。
这徽章我是第二次申请了,第一次没有申请成功,心里很是沮丧。眼看着圈里的友友们今天这个成功了,明天那个成功了,更是焦躁无比。其实,简书创作者这个称号有啥用,心里也是模模糊糊的,但既是徽章,就是种荣誉,就像小时候的奖状,奖章,它代表的是一种能力的任可。怎么能不争取?就这么轻易认输么?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反思了一下,这段日子有点“贪”了,又是报诗班,又是报词班,这个作业那个作业,还有群里每周会员投稿,还有简书每天的日更,开学之前尚能招架,这一上班便感到力不从心,焦头烂额了。每每为了作业而作业,生拼硬凑的文字,也味同嚼蜡。想到最近流行“断舍离”,于是便狠狠心,必须在这些个中间作出选择了,断哪个,舍哪个,忽想起作协老师曾对我说的,古诗词唐人的高峰,现代人已很难企及,别说超越,你散文写得不错,稍加锻炼还是可以的。于是,我这个从不缺交作业的好学生,决定退出诗词班的学习,有兴致的时候能写就写两首,以后就专注简书了。
第一次失败后,我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去找原因,为什么呢?自问我的文都是原创啊,我去读认证成功的友友的文章,我发现我的文古诗词比例重了点,而且是散文,随笔,现代诗,近体诗,还有宋词都有涉猎。那么到底是是领域不够垂直?还是文笔不行?或二者兼而有之?期间有友友对我说,别那么认真,就当作玩儿呢,你可以先从随笔写起,写自己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事,会顺手一些。莫问前程无问西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于是,我不再纠结,我惊喜的发现,当你放松的时候竟有许多灵感在脑海闪现。好几篇文都是一气呵成,淋漓酣畅。有时一篇文会被一二十个专题收录,那种感觉无以言表。
我不再每天盯着那几个贝和钻,但我依然会在意我的文有多少人喜欢,每天我都会去看榜,看我又进步了多少名,可能学生时代习惯了看榜吧,我也会每天用心地徜徉在简友的文字里,和简友互动,不论持钻多少,关注我的我必回粉。以心换心。我来简书马上也100天了,这三个多月里,我收获了美文的熏陶,我收获了真挚的鼓励,我收获了纯真的友谊。感恩简书,感恩简书里我所有的友友,感恩相遇,感恩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