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中总是伴随着新的变化以及带给我们的新的烦恼。最近我们的新烦恼就是,孩子会顶嘴了。每当我们说了孩子两句的时候,他就会紧跟着顶嘴一句。“你故意把水撒在地上了。” “你才撒在地上呢。" "你收拾玩具怎么那么慢?” “你才收的慢呢。” 这么多“你才”背后是什么呢?孩子在想什么呢?
翻到正面管教中的行为目的对应表,根据我们的感受受到了挑战以及孩子的回应我找到了行为背后的目的,是寻求权力的权力之争。
情景复盘:我们说了什么?
顶嘴发生时是否因为我们说了些让他受到控制的话?或者我们说的话伤了他的自尊?
-
“你做的不好”:
带有指责的话语孩子们原本就比较排斥,表达方式如果带一些情绪或者经常反复说,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
我曾问我儿子,别人不喜欢你那样说话能不能不说,他说他也不喜欢经常被骂。
u=1739945934,2102104318&fm=26&gp=0.jpg “快点做”:
每当我们着急,想要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来做的时候,他们反而不喜欢,因为他们想当自己的小主人。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用一般指令性的口吻和他们说话,都会引来反感。
孩子都有“我能行”的心理,我们和孩子交流时的语气和言语经常会戳中他们小小的自尊心。读懂孩子“我能行”的心理“你做错了要接受惩罚”:
家里立的规矩违反了要惩罚他,我们是想告诉他做错了,但他会想要证明,他做的事情并没有错,或者我的错误没那么严重,我不愿意接受惩罚。
比方说,我们立的规矩有,在家不能跳沙发,那是危险的。我们会坚定地告诉他,因为他违反了我们的约定,所以电视奖励取消。可是孩子会解释说,他其实并没有跳,他只是有点兴奋地上去走了一下。当我们继续坚持惩罚时,他不高兴。
换个说法试试
如果我们跟孩子说的话让他有了情绪,那么如果用其他表达来替代原来的话是否更好呢?
- 无言的表达,行动代替语言
有一次,孩子收拾玩具花了很长时间都没收好,吃饭的时间到了。我在客厅叫他,他没理我。于是,我走到他房间,发现他还在玩并没有收拾,于是我在他身旁站着,直到他收好。我发现,当我走到他身旁,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的行动在告诉他,该好好收拾玩具了。没有指令性的语言,用行动代替更加有效。
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告诉他该做什么。说的尽量简短并且不带情绪,会更容易被接受。比方说,孩子调皮在拖地时玩水,我们会说,怎么又在玩水啊?换成一种说法,拖地该结束了。孩子就会知道,他应该停下他玩水的动作了。
不过,要小心我们的行为可能也会让他感到挑战。
比如,我的孩子喜欢加米饭自己来,所以如果这时候你没有提前征求他同意,给他加了一勺,他会非常生气地顶嘴。
u=153329176,1783985690&fm=15&gp=0.jpg
惯例表说话
孩子容易拖延,我们会着急,这时指责性的语言容易让孩子顶嘴。我的孩子喜欢在早起和临睡前拖延,我会用行动结合惯例表,走到他面前,看着他然后问他,下面一步是做什么?看见孩子的亮点,多用鼓励
每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都应该多多鼓励他。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这样想要挑战你的想法就会淡化。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
我的孩子7岁了,很多事情他都愿意自己做,不喜欢别人帮忙了。如果他告诉你,让我自己来。那么我们会退出去,让他自己做。只在他需要帮忙时问他。如果我们继续说,我来教你怎么做。必然引来一场争执。我信息的语言
用“我。。。”代替“你。。。”。比如可以说,妈妈我现在有点生气。
昨天下午,我们在一起读英文绘本。接着他自己做个小练习,他遇到了些困难。我正好走开了一下,他大喊,妈妈我不会做。我走过去,看了下,发现练习题很简单他应该会的。我问他题目的意思,他说,我不会,我全部都看不懂。然后直接跑开了。我那时有点烦恼。
我说,你让我来帮助你,可是我该怎么帮你呢?我该怎么做?
他说,我不懂题目的意思,我不会。
我说,好吧,那么我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来读吧。
他表示很烦,说,不要读题目,直接做吧。
我说,我觉得不懂题目意思可能没法做。
他说,我不想读。
我再次重复之前的话,我想要帮助你,现在我们一起来读题吧。
孩子顶嘴了我们怎么做
孩子顶嘴时,我们由于受到了挑战而感到生气,所以我们常常会说些指责他的话或是跟他讲道理。但孩子顶嘴时,由于他大脑的理性推理区域受到了抑制,他听不进我们说的话。
那么该怎么做好呢?
《我不是坏孩子,我只是压力大》此书中,给出了父母面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建议。
书中提到有一种边缘系统共振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会传染。如果孩子对我们愤怒的大喊,我们也会很想马上喊回去。但是我们愤怒的反应会更加让孩子难以平静。
找寻让他觉得平静和安全的地方。当他冷静下来后,你可以说前一天晚上你想说的。
先忍住不说
我的做法是,试着做几个深呼吸,忍住不回应,或者开个玩笑结束。等他冷静以后再和他沟通。
有一回,我很生气地指责了他,说他是个调皮鬼,他向我顶嘴,说我也是调皮鬼。我感到很生气,但是我忍住了。装作若无其事地说,我就是调皮鬼的。他觉得他挑战我没有意思,也就不继续说了。
但是,孩子会对长辈们顶嘴。这时候情况会比较复杂。我们看到他们对长辈们说不尊敬的话,往往没法再忍住不说,我们会生气,会批评他,这样反而更加激怒了他。事后联结
如果我们确实很生气批评了孩子,让情况恶化,那么事后联结就很重要。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一步。一阵火气消退后,表面上风平浪静,孩子好像也平复了。可是他们会有一些心结没有打开。
前几天,孩子很生气地顶嘴后,他关到房间里冷静了之后,主动来找我联结,跟我说他的想法,问我是否明白他的意思。看得出来他们也是期待我们的共情,理解并接纳他们的。
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会不断遇到挑战,我们容易感到愤怒。但是,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更容易让孩子变成“不良少年”。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多看下孩子的闪光点。常常回忆一下孩子在婴儿期躺在我们臂弯里面时的幸福情景,用一个简单的拥抱让我们回到良好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