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之罪】
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碎片化的时代,当下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更是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主义的符号烙印,
导演们也更加偏爱寻求个人化的戏剧表达方式。
于是乎,为了将《芳心之罪》这部独揽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现实主题女性作品中的荒诞感更加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上,导演郭谯选择了一种冲击感很强的角色设定,即跨越性别的界限与约束,剧中所有角色均由男演员扮演。在父权制度统治下,女性常常作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存在,而全男版《芳心之罪》则试图打破男性女性的界定,契合了原剧本女性渴望挣脱男权世界的藩篱实现自我内在价值的主题。
同时,男扮女角的设定,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演员们想摆脱类型化角色表演的努力,增强了表演本身的扮演性与游戏意味,更令我们不得不因为这种特殊的设定抛开表象去寻求戏剧内在的本质。最终,我们感悟到舞台上演绎的不仅是美国南方小镇上发生的家庭暴力问题和女性问题,也是当下荒诞无意义世界中那些失去灵魂家园的人们共同的人生缩影。
走进剧场,呈现眼前的是一个结合了现实主义风格和哥特式传统的舞台,在南方味十足的阴暗幽闭的客厅里,唯一的装饰物便是墙壁上外公那幅夸张的漫画式画像。显然,全男版《芳心之罪》的舞台与中世纪阴森的古堡、荒山野岭、修道院和破败的古屋等典型的哥特场景不同,为我们描绘的是美国南方小镇上三姐妹现实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一天:大姐30岁生日、二姐从好莱坞回家、小妹因开枪射杀丈夫而面临牢狱之灾。
回归剧本,《芳心之罪》创作于焦虑的1978年,剧本中充斥着各种死亡、暴力与恐怖的黑色意象,如血淋淋的谋杀、死亡的马匹、母亲的自杀、祖父的昏迷等。剧中,父亲的缺失、母亲的自杀、外公的控制,外界的舆论,恐怖压抑的生活环境,一切都让三姐妹成长为了有性格缺陷的女性,她们恐惧、脆弱、冷漠、逃避、不自信、不敢爱亦不会爱。
怪诞世界下,三姐妹的人生极具讽刺意味:大姐莱尼是典型的传统女性,渴望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却因患有不育症而自卑,在外公不能生育便是废物的言论下不敢与男性交往,孤苦中成为外公的佣人。二姐麦格抽烟、喝酒、玩恋爱,自私乖张又胆小怯弱,带着外公的期许进军好莱坞却沦为卖狗粮的售货员,回家后用谎言来逃避明星梦的破碎。小妹贝比美丽温柔又敏感内向,却因为外公的强势嫁给了镇上具有“远大前程”却有家庭暴力的丈夫,于是婚姻不幸的贝比红杏出墙了,还开枪射杀丈夫并声称这是自己做过的最骄傲的事情。
剧作家亨利·贝丝笔下三姐妹的命运,
俨然成为了现代人生存危机的象征符号。
与此同时,亨利也在努力为三姐妹寻找生活的力量与快乐,即姐妹间的情谊。因此,剧中也描绘了一些欢乐的意象,比如山核桃和生日蛋糕。最终,在听到外公再度中风后,三姐妹不再悲伤,大姐鼓足勇气给昔日男友打电话,小妹在自杀时感悟到母亲当年带着猫一起吊死是源于爱,因此故事在三姐妹的欢声笑语中落幕。全男版《芳心之罪》的结尾更是强化了这种悲伤绝望中的希望,沮丧迷茫中的三姐妹联手将侮辱自己的表姐契克制服打死,虽然被死亡的恐怖笼罩,三姐妹却抛开了外界的一切沉浸在大姐生日歌的欢乐中拥抱彼此。
希望与力量
在改编中,全男版《芳心之罪》紧紧围绕着三姐妹的命运展开叙事,只让三姐妹和表姐契克四个角色出场,其他角色均做暗场处理。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在诙谐而悲戚的审美体验中,看到的是父权压制下三姐妹空虚、绝望而孤零的灵魂,以及在互相伤害与相互抚慰中,性格怪诞的三姐妹最终挣脱男性枷锁的束缚破茧成蛹化蝶、寻得希望与力量、重拾自我价值的过程。
口碑好剧·普利策奖·轻喜剧《芳心之罪》(全男版)二轮
时间:11月15日-11月26日
每周三四五六晚19:30
周日下午14:30,演出地点:西区剧场
-THE END-
空间戏剧主编:丸
空间戏剧,留个空间,给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