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部赞透了的电影。
不知道是我当了语文老师的缘故,还是我的觉悟提高了。整个感觉我看很多故事和人都能看得懂了(这种懂可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菜菜老师说这部电影真的很棒,我就是想看电影,本来想看《唐人街探案2》没有好的时间点。那不然就这部吧。我相信我的感觉没有错,每一部好电影好作品都是上帝对我的恩赐。感恩能让我遇见这些,让我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我带着我最近学习和教授语文的那一套,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作品呢?开篇就是三块破破烂烂的广告牌,这就是全文的线索。果不其然在故事每一个阶段他们都有出现,并推动故事的发展。广告牌上到底写些什么呢?这是个悬念。
当红色背景黑色大字展现时,整个故事铺开,这是一个愤恨的母亲对警察的不满,她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九个月过去自己被奸杀的女儿还没有得到沉冤昭雪。警察局骚动了,整个小镇骚动了。这是一个母爱斗争整个社会的故事。
故事的矛盾点在,警察的某些做法使得小镇不满但是也是有群众喜欢他们的,而且——警察局长得了癌症晚期,没几个月好活了。这也是警察局长去求这位母亲的原因。这让大家都矛盾了。
他是个好警察,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会站在警察的这边。但是他得了癌症,为了不让家人看着他脆弱的死去,他选择了自杀。自杀这件事又让事情再起波澜。这时本来是警察局长和母亲的斗争,变成了“警察儿童”迪克森“接手。他在母爱中不可自拔,虐待黑人,殴打别人。他就是个孩子,只是他的母亲没有教导好他。他什么时候觉醒?在他离开母亲的时候。
母亲的坚持甚至是执拗从她的发型中就可看出,中性,狂野。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能一人对抗强大的群体,包括她的儿子。她坚定不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女儿也为了赎罪。她回想起自己当时出口诅咒自己的女儿被强奸是多么后悔。
母亲有伤痛,所有人都有伤痛。但是她们冷酷同时又都附有同情心和爱心。她们需要成长。
母亲的执拗性格是一脉相承下来的,正是她的执拗认为丈夫找傻白甜是为了纪念女儿才让她度过丈夫背叛的日子。也才让她不是那么痛恨小三,告诉他的丈夫好好对待这个女孩,那就像她的女儿啊。也是她的执拗支撑她走过那么多个悲苦的日子,与小镇和警察局做斗争。所以在她看到广告牌被烧后痛苦地报复警察局。可是她不想的,她选择了半夜烧警局,甚至她还事先打电话看看里面有没有人。没有想到,她伤害了狄克森。她是悔恨的吧,她只想发泄和报复一下,但是她绝对没有想要害人。这个设置很有意思,小矮子帮助她做了假口供,她也就默许自己报恩了。其实警察局警长小镇居民哪一个不知道那是她干的呢?就像最后狄克森说:“除了你,还有谁?”但是,这也是大家对她的宽容,就好像他们也默默地爱着警长一样。人民的同情心和爱心是不分人的。
警长走了,母亲在广告牌下种上了鲜花。她和狄克森相携手准备发泄报仇,然后在坦白自己犯的错误之后,他们两个人好像有了某种联系,可能他们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因为这某种联系感觉到了除了恨,这世上还有别的,就像他们原本身上就存在的那种东西一样。
看完这部电影我内心澎湃,幸好是在电影院一口气看完。他值得我花这点钱,或者说就花这点钱让我内心感受到温暖,我很感激。以前好电影总觉得好,但是就是朦朦胧胧的,心里堵堵的那种。就好像心中一团火在燃烧一样,但是现在看电影或者文章,我可能会更加明朗一点,知道这种温暖来自哪里,我想要这种温暖。只是这一点点已经让我的生活好像重新刷了一遍色彩一样。很神气,很幸福。
不管感觉多么混沌,潜意识多么强大,慢慢会浮出水面,很多事情都会明朗。到时候我们会明白为什么如此深爱这个世界的人和事。这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我和我自己爱着这个世界,我和这个世界爱着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