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黄昏,去广场散步,漫无目的地溜达。广场上纳凉的人很多。
其中有一对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胖乎乎的小家伙大概有2岁的样子,正在笨拙的玩一个橡皮球,年轻的妈妈温情地看着他。
这时小家伙不小心把球掷出一段距离,他试图把球捡回来,但跑得太急,一个趔趄,摔倒了。瞬间,孩子得小脸扭曲着,眼里噙满了泪水。
然而这时候他的妈妈并没有如我所料上前扶起儿子帮他捡回球,而是用她清脆的声音为儿子鼓劲:“宝宝不哭,宝宝很棒,站起来,勇敢点,不要太着急。”
这些话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可能理解有些困难,但小家伙放佛得到了某种力量,小心翼翼地爬起来,扭着屁股走到橡皮球前,捡起了自己的玩具,然后咯咯地笑了,脸上还挂着两颗泪滴。
我顿时觉得这个妈妈真是教子有方,通常很多父母在幼小的孩子遇到挫折时,都会大惊失色地跑过来,帮着孩子排除万难,唯恐伤到了孩子。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长大后的“挫折商”极低。
1.5到3岁的孩子自我探究欲望达到高峰,这个时期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去触摸这个世界,这也是培育他们自主能力的最佳时期,但是很多的父母却常常以“爱”之名,去当孩子的保护伞,去阻断一切可能有潜在危险的事物,孩子们不能自己体验经受挫折的过程,自然长大后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就不足。
父母们常说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太爱孩子了,但是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学会成长,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正直阳光的人。爱会导致好的结果,那么可见往往带来坏影响的“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件非常令人心寒的事情。
38岁的王小伟是郑州市中牟县人,由于是家中的独子,小伟的父母一向对小伟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真的是要星星不给月亮。正是由于这种没有原则的溺爱,王小伟成家后,不但不孝敬父母,反而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甚至打骂过父母。
年初,王小伟要拆旧房盖新房,父母把辛苦积攒下的3万元给了他应急,新房盖好以后,他不让老两口住,老两口只好在小伟大门口搭个简易的棚子暂住,下雨天,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王小伟也对父母不管不问。
因为盖新房,王小伟和父母把所有的粮食都搬到小伟的叔叔家。某天小伟的母亲发现自己存放在弟弟家的粮食少了,原来是儿子一声招呼都不打,把粮食拉走了。母亲找王小伟质问,父亲闻讯后拿着木棍想来教训儿子,谁知恼羞成怒的儿子夺过混子朝父母砸去。结果父亲抢救无效死亡,母亲受重伤。
父母百般娇惯疼惜自己的儿子,没想到人老了没等到儿子孝敬自己一天,却被儿子亲手杀死。这对老两口在当初溺爱孩子的时候肯定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结局。
为什么父母往往会不自觉的把这种无限制的爱施予自己孩子?从表面看起来,父母是牺牲自己来爱孩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们做什么都可以,这么看这种爱确实有些伟大的意味。
但其实真正的心理原因是:“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无视了孩子成长的真正需要,把孩子当成了另一个自己,给予希望,给予满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不是父母的附庸品。而过度的溺爱打断了孩子拥有独立人格的路,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以,请不要以爱之名,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