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日期间和果同学去看了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水准非常在线,果同学还偶尔回味。这不前几日问了我两个问题:1、哪吒为什么是三太子?2、“哪吒”用上海话怎么说?
我表扬果同学,这两个问题质量非常高,并告诉他:第一个问题我在很多年前也有此一问,并找到了我认为对的答案,希望果同学可以在我的提示下自己找出答案;第二个问题我有一个觉得应该正确的答案,不过我需要再求证一下。
01 哪吒为什么是三太子?
果同学拿出我买给他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查到“太子”的释义:名词,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
果:“老爹,可是李靖不是皇帝,他的儿子怎么能叫太子呢?”
我:“那什么时候开始有皇帝的?”
果:“秦始皇!”
我:“按照这个故事,李靖和哪吒出现在什么时候?”
果:“?电影里没说”
我:“《封神榜》姜子牙助周伐纣,发生在商周时期,不是上周。所以,是在秦始皇之前还是之后?”
果:“之前,那个时候还没有皇帝,只有王。”
我:“所以商周时期太子这个称谓,和新华字典里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并不像后来的秦汉那么严格,那时天子及各路诸侯的嫡长子,都可以称太子或世子。到了秦汉以后就不行了,只有确立为皇帝的继承人才能成为太子,而诸侯的继承人只能成为世子了。”
果:“所以李靖的官相当于商周时期的诸侯?”
我:“应该差不多吧。如果哪吒晚成名一些,到了秦汉以后,排名老三基本上挨不上继承人,我们只能叫哪吒三公子。”
果:“额~~~”
02 “哪吒”用上海话怎么说?
果:“老爹,那“哪吒”用上海话怎么说?”
我:“还是叫nézhā,你普通话怎么说,上海话一样说!”
果:“老爹,你忽悠我!”
我:“外国人的名字,你用上海话怎么说?”
果:“没听懂”
我:“哪吒的名字应该是一个梵文发音的音译,你等我一下,我来查一下。”
查到一些比较权威的信息: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的专访中提到,“哪吒”源于佛教故事,得名于梵语音译。
2019年第9期《咬文嚼字》刊文解答读者疑问: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为何叫“哪吒”,这个名字有何意思?文章介绍,“据学者研究,哪吒最早来自佛教。唐代时,哪吒开始出现在佛教典籍中,如《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中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唐代以后,哪吒的故事广泛出现在民间传说、戏曲及小说中。大约在元末明初,哪吒正式入列道教神谱。正因为哪吒来源于佛教故事,其名当源于梵语的音译。有人说,在梵语中,哪吒为Nalakuvara。”
我:“你看可以确认了,nézhā是梵文Nalakuvara发音的音译,因此用上海话和普通话,我认为都应该是同样的发音才对。”
果:“老爹,你讲得似乎有点道理。”
我:“硬是要翻成上海话,不是不可以,就是实在是太太太难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