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当你在一片荆棘的现实中挣扎着,想要改变却苦于无从下手时,看到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感觉?
当时我想,简直一派胡言,冷静一下,我想他何出此言。于是我打开《被讨厌的勇气》开始翻阅,而今不过看完第一章节,被很多颠覆性言论震惊,但也在想,如果真是这样呢?
《被讨厌的勇气》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一起著作的关于阿德勒思想的一本书,如今已被印刷了52次,销量超过350万,一直十分受欢迎。我因为和英雄阅读团各位伙伴一起共读才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今天这篇文是我阅读完本书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的内容输出。
你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书中的青年提到自己因为一些创伤而闭门不出的朋友,哲人的回答时“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当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是震惊的。
我联想到之前大火的“原生家庭”理论,我们将自身的种种问题归因于原生家庭,假如换个角度看会怎么样?
我特别讨厌生病的人,但并不害怕自己生病,我以前认为自己是因为孩提时代对父母关注的渴望造成的。生病的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我不害怕生病甚至希望自己生病,不过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而我讨厌生病的人不过是对他能够得到关注的嫉妒。
为什么我执着于这个解释呢?这个原因是真的吗?当我这样解释的时候,我对于生病的人多了一些不屑和不以为然,少了甚至没有安慰。当我这样解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内心总有一种释然——“我是有原因的,这不能怪我。”于是我对于自己无视生病的人的行为有了谅解,下次继续这样做,表面想要改变但内心却下定决心不改变。如果用目的论来解释的话,我是由于不会安慰和照顾生病的人,才制作出讨厌生病的人的情绪。
当我敲完上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也许我真的就是这样想的呢。仔细想想我确实不擅长甚至不会安慰他人,每次想要不要学一学的时候,那段解释总是会跳出来,于是我继续心安理得。
愤怒都是被捏造出来的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看到这句话你有何感想?
其实在检视阅读时我已经注意到这句话,那时我给了一个问号,因为我不曾听过或看过这样一个说法,又一个颠覆性言论。
为什么说愤怒可收可放?有一天你正在对着家里磨磨蹭蹭,本五分钟就能写完作业却硬是拖了两个小时的孩子大发雷霆的时候,突然快递员送货上门,你是不是会有点怒气的打开门,看到陌生的快递员递上包裹的瞬间礼貌的微笑,说谢谢。而后关门时脸色瞬变,继续河东狮吼。愤怒可以被巧妙的收起,也可以再次释放。它不过是为了震慑住孩子而使用的一种手段而已。
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
“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我们有多少人被这句话蛊惑,一直停滞不前。你有多少次这样自我安慰,又有多少梦想一直未曾萌芽?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提到这样一个人,他梦想着成为小说家,却一直没有写出什么作品。他的理由是工作太忙。但真的是这样吗?
他不过是希望通过一直不行动的方式来保留“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这样就不用被他人评价,避免面对可能拙劣的作品。
所以说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我们自己选择了不改变,也许还在经常下定决心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