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机器智能”、“千人千面”这些热门概念背后,我们来细细思考它背后的规则...
1
关于信息的传播,我们通过信息源发出信息,通过信道传播信息,接收者接收后发出信号去反馈,达到信息的落地,长此以往语言就产生了。所以语言天然就是为了传递信息而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编码方式,对人脑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如果接受者懂得这门语言,那么就能解码识得其中信息。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每一步交互都可能触发利益点的产生。随着交流的不断推进,大家发现:咦?能不能有东西代替我和对方交流呢?于是,我们就开始希望机器能代替人类的自然语言进行自由交流,也就衍生出:人工智能这个热门概念。
如何让机器去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机器理解的输出是否和人类一样呢?
最早提出机器智能设想的计算机科学家Alan Turing(阿兰·图灵)提出一个概念:
让人和机器进行交流,如果人无法判断自己交流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就说明这个机器有智能了。
这种验证机器是否只能的方法就被后人称为:图灵测试(Turing Test)。
接着科学家们开始走一段很长的弯路,认为机器学习的方式、路径、效率和人脑是一样原理的,所以开始用电脑模拟人脑,就像当初人类制造飞机时模仿鸟一样,这样的方法论被称为“鸟飞派”。
那时候,全世界对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都陷入一个大误区。当时,学术界对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理解的普遍认为:要让机器完成翻译或者语音识别等只有人类才能做的事情,就必须先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计算机拥有类似我们人类这样的智能。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基于数学模型和统计规则对自然语言做处理,通过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形成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规则,在应用到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动问答、自动摘要的各个领域。但这样的归类统计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文法规则数量巨大,句子越长,语法树越大,歧义越多。
举个例子:广州市长隆马戏团
到底是:广州市,长隆,马戏团?
还是:广州,市长,隆马戏团?
或是:广州市,长隆马,戏团?
随着商品极大丰富和零售渠道多元化,我们研究机器智能让机器去学习和计算更多的规则,去挖掘更多人和商品之间的联系,从而创造更多潜在消费场景。最近研究日本消费品巨头MUJI,发现很多消费者似乎越来越不喜欢被定义的固化场景(可能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了解推送背后的目的),他们需要的已不仅仅是商品,可能是独特、昂贵、新奇、难忘的商品标签,也可能是一套能够彰显价值主张的生活解决方案。
2
笔者去研究了一下MUJI这个日本零售业的典范,发现它有一些独有的特质:
1.无印良品创立于1983年,目前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生活形态提案店)。MUJI的广告语:入水一般随隙而入,它先探寻针对生活问题的日用之道、行为之道,再把产品填充进去。从用户的生活习惯入手:构建一种生活的哲学。将消费日常化,不让你有选择困难症的犯病机会。
2.去掉品牌附加值,聚焦产品本身:把“无印良品”四个字拆开,就是“没牌子的好东西”。“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日本店名“无印”意为无品牌。在所有无印良品的商品上,顾客很难找到它的品牌标记。我猜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是先通过MUJI的装潢、店铺陈设、产品体验去记住它的,你不一定记得它的品牌名,但你一定记得它给你的体验。
3.“简而实用,奢而朴实”极大程度满足消费者心理。产品而言,消费者的心理通常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向往新奇奢华,一方面向往平常朴素,这种复合心态带来了消费者对产品丰富而细腻的需求,而不断寻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人类的天性。
4.它的魅力之一是创造生活态度的标签。MUJI的设计追求”少即是多“,追求留白,这被贯穿到整个品牌店面和产品开发之中。它摒弃以多为美的加法美学,反其道而行不断地做减法:拿掉商标、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包装,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
5. MUJI的管理者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写道:“很多品牌都以诱发消费者产生所谓‘这个最好’、‘非它不可’的强烈喜好为目的,无印良品的理想却不在此。他想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不是‘这个’,而是‘这样’。”
当我们知道更多规则,搭建出更多潜在场景,但人与人的交互有限,机器智能帮我们搭建了这个桥梁。在日渐丰裕的消费领域,也许最好的选择就是不给你选择!
注:本文仅作为学习笔记,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参考资料:
1.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21124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3262
3.http://info.10000link.com/newsdetail.aspx?doc=201703219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