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跟杰舅的小孩子聊天,问我复习是不是很难。我大言不惭的给知识分了一个类,我说知识分两类,一种是熟悉的,一种是陌生的,我现在面对的知识有点陌生。这种分类有一种暗示,就是当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他是可以大致掌握人类的全部知识的。但是我怀疑每个人都有对知识的品味,“taste"在人成长过程中慢慢被塑造,固定。但是知识不像茶,器具这些有形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脱离载体存在,可以说所有的知识都是语言,包括科学语言、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再细分,有物理语言、数学语言、化学语言等,这些品味的塑造过程因此更抽象,更不为人所知。说几个我生活中遇到的例子。
做药物分析的时候,有位同事,人称钊哥,听他说读研方向是生物工程,工作做了药物分析,可以说跳得也比较大,比较佩服的是,他自己掌握了很多仪器与网络方面的知识,我一直觉得像这种工作后自己学习积累相关知识大大超过同年龄的同事很多时候是因为兴趣,他个人真的对这块知识有感觉,这块的知识就对他的口味。不仅仅是升职加薪的驱动。像我也尽量积累,觉得工作上用得上,但真的不会去细细钻研了,相反一首诗倒是能让我神魂颠倒几个小时。胡适当年在美国学了两年农业,后来懵了,觉得不行,自己兴致缺缺,自己在国内从小读的经史子集,跟农场里长大的那些个美国学生相比,老被碾压,想着自己成为三流农夫就怕了,毁约转学文学了。
亚芳,我大学舍友,跟我同一个专业,毕业后打定主意不去教化学,去教数学了,觉得她大学四年学化学肯定压抑很久,这也彰显了某种知识品味。中国古代学科是分高下的,较高的,注经写史,词章之学,较末的小说怪谈。现代的学科倒没有明显高下,但是理工科压过人文学科的发展总归是不争的事实,招生人数之差异就可看出。我国几千年传承之旧学,成为少数人之学,不得不令人唏嘘。一段动荡的岁月,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知识品味,并且如此彻底,如此怎能不对时间保持畏惧之心,当年如果不西学东渐,怎能外御强敌,说来也是无奈。但是凝视恶龙已久,自身是否已化成恶龙。我们又是否能重新建立起上承天道的让我民族自信之学,不已知识的庞杂著称,乃以真知灼见著称。
知乎上有一个给人打鸡血的话题,说大部分人都不到拼天赋的地步,好好努力就行。我还想补一句,人不是可以随便哪个方向去努力就好了的,这个方向的摸索跟确定也许跟时机、心性有关,不然就得经常重来。有人批评陶渊明“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辨别不了人生方向一样,何为正常的人生方向,权势,名气,真理,真情,饱食暖衣,但是偏执之才,不可移转,自我的确定才应该是众说纷纭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