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满大街张灯结彩迎接圣诞老人的节日,各家商铺玻璃门上张贴的窗花与门口的圣诞树上扑闪的霓虹灯相呼应,灯光撒在白胡子老头身上,笑容映照在人心尖儿上,猛的消失,像是被谁用手轻轻弹了下,酥麻。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大红大绿的景象之中,在夜晚的薄雾里,喜庆而富有生机,这生机中又夹杂着些许的孤独。
循着时光在记忆里挖出的长河,轻轻吹散眼前的薄雾,隐藏在飘渺后的景象越渐清晰。先是那用五颜六色的油纸包裹着的平安果,在平安夜来得有些猛烈。至今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从何时何地开始兴起的潮流,送苹果被寓意着送平安。在平安夜到来的这天,将苹果送给最好的朋友,送给喜欢的老师,送给……暗恋的人,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小心思,就像是在愚人节那天向心仪许久的人告白,成功则万事大吉,不成功就当是愚人节玩笑罢了,也不会失去面子。在送苹果大军中,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苹果华丽外观上,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将自己认为最好的包装送给心仪的人,希望在他一层层剥开外衣后能够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苹果,甜到心里。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同寝室的女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传说,平安夜当天收到的苹果必须在平安夜12点之前全部吃完。彼时,傻乎乎的一帮姑娘,一个个大晚上抱着苹果啃,啃得满嘴的蜜汁,肚子充实而又幸福,最后换来整晚跑厕所,我们都高估了自己膀胱容量。
白色,是圣诞老人的胡子,是雪橇划过空地的颜色,白色是喷雪的颜色。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在讨论贵阳平安夜当晚的景象,劝说众人千万不要以身涉险。从师范大学到喷水池,延伸到大十字这一段路,圣诞节当天人山人海,仅仅用热闹两字已经不能评价当天的场景。大街上到处都是喷雪,夸张一点说就是即便你沿途路过以上那些地方衣服上也会敷上1cm左右的白色泡沫,环卫工人从半夜两三点开始打扫,直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才结束作业。当然,这样的狂欢都是我道听途说,我所亲身经历的场景没有这么大规模,但却一样热闹,少了几分疯狂,多了几分温馨。
初中母校在家乡的小镇上,这所全县教学质量最好的初级中学并不是浪得虚名,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像朋友更似亲人,因为融洽才造就它的辉煌。记忆最深的一次圣诞节是在刚上初中的时候,那是我经历的最温馨的圣诞节,老师们自掏腰包为各班同学准备平安果,学生们也用各自的方式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礼物送给老师。晚自习之后的狂欢是最疯狂的时候,用喷雪表达自己的热情好像是圣诞节专属的权力,同学们用喷雪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隔壁班班主任被喷得满身雪白,站在讲台上傻傻的笑,那笑容融化在每个人心里,温暖了冬日寒夜。那一刻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有差距,像是相识很久的老友,友情在时光里发酵。就像初中毕业后语文老师在留言本上给我写的一样:愿我们的友谊像酒一样,越陈越香浓。
关于圣诞节的记忆当然不局限于此,它们藏在心底,当相似的情景再一次来临,便犹如雪球越过越大,滚到面前,砰的一声炸开,记忆的宇宙开始爆炸。
记忆是时光留下的茧,当你开始剥丝抽茧,丝的长度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