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哲:梧冈贤哲,德耀古今》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如璀璨星辰,散发着永恒的光芒。刘希哲,这位在岁月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贤哲,以其卓越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坚韧的精神,成为了后人敬仰的典范。
刘希哲,名伟,字希哲,号梧冈。他出生于成化己丑六月初一,仿佛是上天特意安排在那个时代的一颗明珠,注定要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成长于一个重视诗书传家的家族,刘希哲自幼便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他胸怀远大志向,器量恢宏,行为举止庄重得体。在学问的追求上,他如饥似渴地涉猎各类经典著作,积累了渊博的知识。其学术之路始终坚守正道,不偏不邪,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问问题,成为众人敬仰的学者典范。
正德庚辰年,刘希哲以岁贡的荣耀身份被选拔出来,随后被敕授为文林郎。这本应是他大展宏图的时刻,然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波折。他与翰林编修陆深等志同道合之人交好,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在学术的天地里尽情驰骋。但不幸的是,因遭刘瑾忌恨,刘希哲被无端卷入政治纷争之中,最终被贬谪到四川郫县担任训导。
面对命运的打击,刘希哲并未气馁。在郫县,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他深知教育乃治国之本,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他用耐心和智慧,引导学生们走上正途,为培养人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道路;他的品德如丰碑,成为学生们敬仰的楷模。
继配汤氏孺人,生于正德丁卯九月十二。她以自己的聪慧和善良,在刘希哲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岁月不饶人,汤氏最终在万历癸酉六月去世,葬于莲石庵背园内。
刘希哲居住之地取于梧冈,梧冈之象赋予他诸多美德。梧桐树不揉而直,象征着他的质朴;不树而扬,象征着他的自立;可作梁柱,象征着他的才能;实甘维凤止,象征着他的高洁。山冈隤然象征安静,岿然象征坚贞,廓然象征宽广,俯然象征滋养。他以梧冈之德自勉,具备能性、能诚、能仁、能明、能守、能久、能有、能变等品质,被认为是长寿之道的践行者。
史部尚书张治在《赠刘希哲序》中对他赞誉有加,称赞他 “梧冈器远而履庄,学硕而术不邪者也。以远载事,则知齐物矣;以庄为行,则知立道矣;以正为训,则知利用矣。知齐物,故处崇下不赘亏也;知立道,故无色知而有能也;知利用,故动中而人化也。三者善之聚,教之先也”。张治深刻地认识到刘希哲的品德和才能,认为他是教育的先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赠刘梧冈广文》一诗中,明代翰林陆深以洞庭湖水、刘向贾谊等典故,赞美刘希哲的学识、品德、坚守以及诗歌创作的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而在《寿刘希哲》中,通过墨庄先生与张治的对话,我们看到了刘希哲居住之地梧冈所象征的各种美德,以及他具备的能性、能诚、能仁、能明、能守、能久、能有、能变等品质,这些都是长寿之道,也是君子同人之道。
刘希哲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传奇。他在学问上的执着追求,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在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以及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都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他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那个时代,也为后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在历史的长河中,刘希哲的名字将永远熠熠生辉,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