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外一个真实的故事。
赞恩是一个黎巴嫩小男孩,家里6个孩子,他是长子,和父母一起生活在贫民区,为了节约几个钱,父母都没有依法给孩子办理户口登记,时间久了,他们也不记得孩子的出生年月。
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欲望之后的产物,也是发泄压力和愤怒的对象,同时也是赚钱的工具,利用孩子去购买违禁药,然后磨成粉末,加水浸染到衣服里,给监狱的囚犯送去,以此来赚钱。
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他只能给家里楼下的小超市老板打工,每天看着别的孩子上学,而自己只能搬运一箱又一箱的货物。可这个老板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迷恋赞恩的小妹妹萨哈。在这个像猪圈一样的家里,赞恩觉得只有妹妹萨哈是上帝给他的礼物,由于年龄相仿,两个孩子在这样困苦的环境下相依为命。
可好景不长,萨哈来月事了,这在当地被看成是成人的标志,女性成人意味着可以婚嫁。赞恩只知道他们的邻居,一个可爱的姐姐因为裤子上有血被母亲关在家里。结果不久,就被一个满脸都是胡渣的男人给带走了。他非常害怕妹妹离开自己,所以一直帮妹妹隐藏这个秘密。
可这样的事情怎么瞒得住,萨哈还是被父母卖给了超市老板,伤心欲绝的赞恩离家出走,一路上他遇到了太多的磨难,他毕竟不满12岁。再次回到家的时候,他听到噩耗,妹妹萨哈因为年幼难产而死,气愤的他一刀捅向了超市老板。
在拘留所,为他辩护的律师听到他的故事,潸然泪下,并鼓励他状告自己的父母。
《何以为家》是由黎巴嫩、法国、美国制作的剧情片,为了还原真实的故事背景,里面所有的演员都曾经生活在贫民窟,主角赞恩也是一名叙利亚难民,导演发现他的时候,由于营养不良,他看起来就像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而且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当然电影里所描绘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孩子们这样困苦是和很多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推荐给大家,是希望我们能明白生而不养,真的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恶意”。
==当你把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就需要爱他==
我们大多数的家庭不会像电影里这样,现在大部分孩子吃穿都不用愁,但这样就是爱他们吗?还记得成龙的私生女”小龙女“吴卓林吗?这个孩子的出生就是一场阴谋,母亲只是为了证明她是成龙的女儿,而父亲一直不闻不问,媒体为了热度,更是从来没有放过她。
她应该从小衣食无忧,但是她一直就没有被真正的爱过,19年后的她,自残住院,报警抓母,离家出走,她活成了让人最悲痛的孩子。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呢?好像只要学习不好,在父母的眼里就一无是处,甚至为人父母的会用最恶毒的话训斥孩子,我们生养孩子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养育一个会学习,会光宗耀祖的工具吗?中国的孩子已经变了,可是中国的父母大部分还在原地踏步。
多少人,还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就开始创造新的生命,又有多少人,在新的生命诞生后,又没能尽到应有的责任。
影片中赞恩说,我从小认为自己会长大,最后长成一个好人,会受人尊敬,被很多人喜爱,可是我的父母不想让我变成这样,他们从来没有教会我什么是爱,而且还会剥夺我的爱。既然这样,请你们不要再生孩子了。
还记得很多年前网上很流行的一个”哭声免疫法“吗?就是说孩子哭的时候,你不要马上去抱她,只要这样多训练几次,孩子就不认为哭是最有效的工具。但是对于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来说,不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难受和恐惧,她还能用什么办法?
孩子从出生开始对父母就是全心全意的爱,是我们用不正确的方法消耗了他们的爱,还要给他们扣上各种各样的罪名。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绘本叫《大嗓门的妈妈》,一只小企鹅被妈妈的吼叫声吓得身体”四分五裂“,可怜的母亲找遍了全世界,才找齐孩子的残体,最后企鹅妈妈含泪一针一线的把孩子缝好,夸张的艺术手法修复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可现实生活中呢?如果我们大人不立刻做出改变,这样的事情会重复上演,恶性循环。当然我们成年人也是肉身凡胎,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出改变,但是只要我们能每天进步一点点,亲子关系就会和谐一点点。
还记得那个曾经因为在网上找到他亲生父母而感到开心的15岁少年刘学州吗?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他的自杀有部分是因为网暴,但是更多地与他父母脱不开关系。孩子永远需要被爱,就算他嘴巴上说不需要父母,可是他心里还是有一份寄托。
我们是成年人,我们不能用幼稚的行为一次次把孩子的爱推开。希望看过这部电影,我们能明白,爱,宽容和理解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