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今天到上博观看了基本馆之一——青铜器展,这是目前海内外唯一体系最完整的青铜器展览,展陈的展品在旧馆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现在的陈列板块共有八个: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
观看了展览,有几个感受:
时间跨度大,从二里头时代到清代,延续约5000年,中国西北地区出现了国内最早的青铜器。距今4100年前,随着山西陶寺、陕西石峁等地青铜器的出土,中国正式进入青铜时代。
地域涉及广,从中原到吴越、巴蜀、云贵、草原,从铜矿的开采到青铜器的制造,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种器型一网打尽,被称为中国青铜器的通史+百科。
展品品类多,有盛酒、煮饭、斗殴、奏乐等实用功能外,最重要的是被作于礼器,担负祭祀、纪事、传令、封赏等功能,彰显贵族权威。
造型工艺精,每一件展品都是有独特之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纹饰特点,不论是简单亦或是复杂,都极为精细、生动,甚至有些夸张的形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多种多样的纹饰纹饰也从简单到繁复再转向朴素,无不体现着对审美的追求。
有非常多的单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盘内浮雕和圆雕装饰了多种动物,有鸭子、鱼、青蛙等,且每个圆雕动物都能作360°转动,设计精妙,在讲解器中还有动画展示,小小的动物们因为有水的冲击而自由旋转,原来每一个转动的小动物下面都有一根可以活动的小棒支撑,体现了春秋早期工匠极高的铸造水平。盘内有三十二字铭文,大意是在六月初七,大师为夫人仲姜所做的盥洗用盘,此盘既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永用为宝。这是一件丈夫为夫人特制的生活用品,其情意之深厚,如此精美的物件,在春秋早期也算是高科技的秀恩爱吧。
那些看起来极为冷峻的青铜器背后,有如此充满爱和温暖的故事,让这些物件变得温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