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今天看这本书的时候,书中对这句话说了三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一个人一定要担心父母生病。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如果父母生病了,子女要衣不解带地服侍父母。
第二种解释是分析什么叫作孝顺。只有父母生病了,你才需要担心,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担心,这是孝。
第三种解释是要真正做到孝,就要让父母知道,孩子成年后,除了身体健康,其他事情无须父母担心。
好像对于第三种解释,多了一份触动。
第三种解释指导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积极地和父母沟通。因为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并非来自孩子的生活过得多么不好,而是缘于孩子根本没有跟父母沟通过。
还记得曾经在爸爸临走时,问过我一个问题,爸妈一直不太满意你的选择!
我后来和爸爸深刻的沟通了很久很久,我为什么这么选择,我需要的是什么?从小到大,好像我们的父母其实认为我们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子女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现在觉得也不是完全正确,现在我们进入了职场,周围的人和事,都好像不断的影响着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不说,父母的懂,也是还停留在我们的“小的时候”
说完那次之后,好像爸爸也懂得了,觉得自己最爱的孩子也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