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I 丹思心舞
咨询师在报告个案的前部分略显杂乱、有些颠来倒去的陈述让我感觉很不平常,如同一块石头悬在空中沉缓地晃荡、又逐渐地逼近。当她在最后向督导提问前,哽咽着说到“就在昨天,这个孩子没了”的时候,这块巨石轰地砸到了我的心上。
这是一个让人感受沉痛、发人深省的个案。来访者是高中男生,从小学六年级性格变得非常内向,高一时因成绩好而被寄宿室友霸凌,两年来N次尝试自杀未遂。来访者总是通过生病逃避上学。做咨询以来,能接受咨询师的劝说上学,也能配合行动做各方面的改变,但是一年多的频繁咨询总是每次只能维持两三天的好转状态。就在家长终于觉得孩子维持了一段时间的“正常化”、做好了继续上学、参加高考的选择的时候,这个孩子成功地自杀了,自杀前只留言让警察跟咨询师老师“说一声”。这让咨询师非常伤心和痛苦,并怀疑自己这一年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这次督导更多地帮助咨询师处理了自己的应激情绪,引导她回顾、看到自己陪伴这个孩子最后的生命历程的意义,看到咨询师个人在社会主流话语体系里的无奈。这个个案综合了社会文化、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等因素,非常复杂,咨询师努力尽责地陪伴孩子最后一年,体验了很多的矛盾和无力。
在这期间,这个孩子一度是靠心理咨询活着,甚至希望咨询师是他妈妈、只有咨询师是懂他的。跟过往 N次尝试自杀又明显发出吸引关注的信号不一样,最后孩子以平和、静默的方式真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显然不是出于冲动,而是基于深刻的领悟:老师能懂得自己,但是无力改变环境、改变父母和学校;自己也尽了努力去满足家人的期待、正常上学、融入社会,但是不能解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死成了解决所有冲突和矛盾的最平和的办法。
回溯个案,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如果”如何又如何不同于现实结果的可能性,比如,如果老师和父母能对孩子的内向个性、想法兴趣、特殊性取向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如果能细微觉察、共情到校园霸凌、遭遇恋童癖、同学自杀等事件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并及时给予干预和支持,或许事不至此……我们也能找到现实中个别皆大欢喜的例子来证明这些可能性,比如,前段时间我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关于如何引导孩子选择职业方向,专家就举例讲到一位中学美术老师兼心理老师如何帮助一位几度辍学的“学渣”少年去北京学习美术又返校准备最后的文化考试、最终考上美院……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现实中大多数“没有如果”的情况背后的根源:在中国城市社会,主流观点是认为对一个适龄学生来说,读书是天经地义的,特别是读那些能保证衣食无忧和光耀门楣的“专业”才是“正经”的,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在这样的主流挟裹下,人们不可能对个体的差异以及影响个体的微观背景有足够的重视,即使注意了,也认为偏离这个主线的所有取向应该是被“纠正”的,而不是被接纳的。这样,就会用不适宜的土壤和温度生生扼杀或扭曲很多鲜活的生命!
面对悲剧,咨询师提出的一连串对自己的质疑,其实应该转化成对社会的呐喊:生命权是高于一切的,每个生命是不同的,让我们给每朵生命之花的绽放以足够的耐心体察、照料和欣赏、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