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是回忆窸窸窣窣的来,人儿无声无息无意识地咀嚼,从不忍它落入尘埃。而“回忆”这个说书人啊,也从不愿歇,唠唠叨叨叙个不停。
最近还是常常陷进自己的心牢,苦苦挣扎,好在习惯了掉进这渊壕,也慢慢习惯了折磨后的自我调适。
空闲时,脑子里会跳出许多零星碎片。比如,会想起姥姥在的时候,每次见,她都很暖地亲我抱我,小时候我不小心走丢她奔波大半天把我找回来,每次离开她回家的当天晚上我都会抽泣好久。是那种从心底发出的,难以言喻的不舍得,小时候一直如此。长大后,淡了,是我淡了。直到,失去她,那种不舍又回来了,并化作了一种触不得的痛。曾狠狠地总结:每当你想起一个人,都会流泪,说明你真的失去她了。
小时候,姥姥用她淳朴的爱填补了我内心一部分的伤,那伤是原生家庭的业障。她的突然离开,我表现的太豁达了,实际是悲观和厌世;是羡慕她可以不染风雨不惹尘埃,在无知无觉中消散;是生命开始到处漏风,灵魂更孤独,麻木的只会笑了。
原生家庭的业障从未消除,它源自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就这样代代相承。很多时候会同情自己,明明有手有脚,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性格就还是如此残缺不整。
后来啊,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以后,找到了些许答案。
是,缺爱,所以拼命索爱。是,缺安全感,所以拼命依赖。
三年七个月,回头看,或许依然是个识人小白,但能看明自己。
可能没做什么,也可能多做了什么,就无辜地被大爱了一场。这“被爱”与陌生的安全感完全把我不设防的心门击溃。为此,愿倾我所有。后来因为种种,伴随这深入骨髓的依赖被意外打破,忽然之间,天昏地暗,所有的一切好都演化成一种顽固的情绪病。从不相信自己是个会因嫉妒生恨的人,因为一直觉得自己心底是善良的,后来发现,是真的不够了解自己。
有一天,无意间听到了一首名为《领悟》的歌,深深的代入,即使经历与歌的背景不同,但歌词完全可以诠释我过去三年半的温凉时光。是多么痛的领悟,曾把你当成全部,只是我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独。终究,我还是不愿意相信,人可以那么感性,也可以那么现实,被钱被面子被明明不重要的世俗用力裹挟着。又一次,一如被原生家庭伤害,那种被抛弃感像动物世界里的蝗虫一样袭来,除了逃还是逃,最后被侵蚀地伤残不致死,只能在痛苦中呻吟憔悴。是的,从那一刻起,我的情绪病犯了,抑制不住那种,伤不了任何人,除了自己。自我背离,渐渐自我毁灭。嫉妒,嫉妒拥有爱的人;嫉恨,嫉恨抢走我依赖的人;痛恨,痛恨自己不能释怀。
二月末,出来面试,只面了一家,没有任何周旋没有任何迟疑地决定。没关系,不快乐是一种遗传,虽然可以短暂缓解,终不能治愈,阳光下没有种子,不管是在哪里,都开不出太阳花。又回到那个爱笑的人,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那不是真正的快乐,如五月天所唱“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初面试,老板觉得我是个阳光的人,强调了好多遍“阳光”这个词,你看,人可以有多么完美的隐藏。
想要无依无靠无所顾忌的生活啊,可是遐想总要有尽头,我真的不配。活在世俗,豁得出、担得起、想的清,才能不要脸、拼了命、尽了兴,不然哦,癫狂是归途。当然,不疯魔,不成活,也不错。
我做错了太多,我不曾好好努力,我不曾爱家人,我不曾好好爱自己。当我回首,发现身后也并非空无一人,只是我故意把他们撇得好远,怕伤害,不敢去付出真心;怕失望,不敢去付出时间;怕痛苦,不敢去付出感情。活的明白,就要时时刻刻清楚,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希望没有痛苦。我没活明白,所以大部分时间在抗拒。无名火起,火烧功德林。烧掉了我的爱,我的善良,我的无畏,我的真诚,也烧掉了伊人心中的温情。我会哭,频率渐长,每当想起一个人,都会流泪,说明相互失去对方了。歌中的人会哭着醒来哭着遗忘,但我会哭着离开但笑着祝福。是的,我依然愿意给你我最好的祝福。
最近头脑中常常回荡: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就在想,是不是真的有冥冥,冥冥痴狂,冥冥自殇,冥冥领悟,冥冥滚入红尘,冥冥拈花一笑......
此刻,被工作流放到陌生的村舍,一面窗朝着太阳,一面窗迎着荷塘。你看,我这颗小小的生命背后是否还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