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课有点饿,去住处附近的小馆子吃面。晚上九点多,饭馆里的食客依然不少。
等面上桌的间隙,瞅了眼饭馆里电视上正播的节目:职来职往。这是一档求职类栏目,听说做的还不错。
一位女求职者上台,穿着略显土气,看样子像是在校大学生。听完她的自我介绍,果然被我猜对了:某大学研三在读,植物病虫害防治专业,求职运营助理岗位。
这位女同学,一上来就是各种侃自己本专业,听得我云里雾里,实在寡淡无味。接着又对自己大学期间的经历做了简要介绍:助学金获得者、做过什么研究课题、在哪里发表过什么论文、最后还特意强调了下自己背过了圆周率后二百位...
等这位同学介绍完自己,嘉宾席上的灯已经灭了两盏。想必各位招聘人员也是听得寡淡无味吧。
这位女求职者的求职过程,开场就不顺,原因在于,她的专业背景,和运营助理的岗位要求,完全不沾边。
看见很快就有灭灯的嘉宾,这姑娘想必心里也开始慌了,后续的问答环节更是紧张地语无伦次。最终,一位做动植物提取产品的嘉宾接收了她,原因就一句话:看重她的学历和对数字的敏感性。
桌上的面才吃了一半,这位同学的求职过程已经结束,又一位求职者上台。老板换台了,我继续吃面。
对这位同学的求职经历和结果,我感到惋惜。但同时,又觉得这个结果,于她,已经算是额外的惊喜。毕竟,还有公司愿意接收她。
既然打算求职运营助理,这类岗位的要求起码得提前做点功课,认真了解一下吧。大谈特谈自己的研究生专业,罗列自己大学时获得的各种奖励,这些都没错。但这些经历,对自己所求职的岗位要求而言,关联性在什么地方呢?
不要说与眼下无关的废话,尤其是在求职等人生中的重要场合上。
前阵子,跟一位负责教务的同行聊天时,听到一个故事。不,应该叫事故才更合适些。
做教育的朋友都知道,从春节后开始,一直到高考结束,这段时间都是中小学文化课辅导需求的旺季。这期间,各大小辅导机构都会出现师资不够的情况。朋友所在的这家机构也不例外。
估计也是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这家机构找了一位还在读大三的女同学上场,一对一给一个初二的学生辅导数学。
教育行业,老师的年纪与教学水平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关系。但也不排除有不少年轻老师,正因为清楚自己资历尚浅,在备课上课时反而会格外勤奋用功,这类老师的课堂内容,基本上也差不到哪去。毕竟,任何行业,都需要要给新人点机会。
反而是有些年长的老师,其实只是半路出家,或者上课时,无论针对什么类型的学生,一律是拿自己用了很多年的讲义敷衍一通,给学生的练习题都很少更新。
如果我是家长,一定会选前者为自己的孩子辅导。
这位大三的女同学,听说上课时给学生辅导的倒是挺认真,但首课结束后,却被学生投诉了。
问了原因才知道,这位老师在课间休息,跟学生闲聊时,大谈特谈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丰富,自己上课时怎么逃课。学生还小,听了这些,心里自然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毫无意外会向学管投诉,要求换老师。
这种老师,哪位家长会乐意并且放心,把自己孩子宝贵的上课时间浪费在她的课堂?不被投诉才怪。
这位老师觉得特别委屈:自己认真备课上课,怎么还会被投诉。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
其实,不是学生难教,是她废话太多。
作为老师,课间休息时,和学生聊聊自己的日常生活,拉近彼此距离,这点无可厚非。但这位老师就有点实诚到迂腐了,聊嗨了时不小心说漏了嘴,学生对她的信任随即瓦解。
说这么废话,尤其是不利于自己教学工作的废话,是情商低太低的表现。换来被学生投诉的结果,一点都不奇怪。
这类人,不仅不适合教书育人,改做其他行业,同样也只会换来同事和客户的不满。
作为新教师,踏实备课认真上课,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好好说话,不是只说好话,而是不说废话。适时地学会扬长避短,是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
求职时,对所要从事的工作岗位,提前做好各项了解,在面试现场,即便扬不了长,起码也可以避短。
经验不够,勤奋来凑,情商太低才是硬伤。这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
好好说话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需要情商辅助,终生练习。尽管很难,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