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超级卡司原创,作者:贾小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大人也曾经年少过,为何会不解少年愁?”
在看完电影《狗十三》的放映厅里,许多人无奈又无力地摇了摇头。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这一生,父母都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时,我很不解,在我的认知里,哪怕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道歉论”不孝又无情。
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自己骨子里对父母也是有诸多情绪的,只是我习惯性地把这些自行消化成不懂事的无病呻吟,毕竟······
“父母都是为你好。”
翻开电影《狗十三》的影评,有些触目惊心。评论里感恩父母的很少,大多数人都在追忆成长阶段中父母曾给自己造成的伤痛,言语间有烦躁、有埋怨、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恨意。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用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替我们负重前行,可我们回赠他们的只是一句憋了太久、积攒了太多情绪的“我恨你”,是不是太过薄情?
或许也不是······
《狗十三》里的13岁少女李玩,成长于一个离异家庭,从小被爷爷奶奶拉扯长大, 父亲为了让她接受同父异母的弟弟、缓和父女的关系,送给了她一条小狗。
李玩给这条小狗取名“爱因斯坦”,并和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好景不长,爷爷有次上街买菜把小狗弄丢了。
李玩知道后发了疯似的深夜出门挨家挨户地找狗,可她的这种坚持却被家人认为是不懂事、任性,因为在家人眼里,那只是条狗,他们从没站在李玩的角度想过那条狗对李玩究竟意味着什么。
后来为了安抚李玩,家人买了条长得和爱因斯坦相似的狗,逼着李玩承认它就是走丢的爱因斯坦,试图让李玩顺着他们给的台阶下,把丢狗的事情翻篇。 可李玩拒绝了,她大吵大闹,向家人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还因此连累爷爷摔伤了腿、奶奶迷了路。
最后失去了耐心的父亲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狠狠地打了李玩,边打边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是不是全家都欠了你。这家要是容不下你了,你就走。”
那时,被吓坏的李玩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委屈和坚持了,她只有选择低头认错,才能让父亲停手。
爸爸的饰演者果靖霖说起影片中的这一幕自觉残忍,他不敢去看回放,甚至还曾建议导演删了这段戏。
可看电影时大多数人都对这一段习以为常,谁在成长阶段没挨过父母打呢?中国父母一直信奉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父母总是习惯性用淫威去震慑我们、让我们屈服,却从没尝试过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倾听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工作已经够忙了,如果我们还和他们唱反调,那就是在给他们添麻烦,而解决麻烦最快的方式通常就是对我们施以拳脚。
久而久之,我们对父母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生怕一不小心就惹得他们不开心。就像陈乔恩说的那样:“直到现在,我听到我妈上楼时的高跟鞋声音还会本能地害怕,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父母何时何地会突然爆发情绪,只能学会在生活中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小心翼翼地服从妥协,至少这样不会挨打挨骂。
看过《奇葩说》的观众都夸赞辩手姜思达会察言观色,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可姜思达却说,“没有人想敏感的,只是从小我就必须得学会这项技能,必须得知道现在大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狗十三》里的李玩也是这样,在被父亲打了一顿后,她突然变成了大人眼中懂事的孩子,她接受了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也接受了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学会了收起自己的情绪去换得大人的满意和欣慰。
然后消了气的父亲把她抱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长大了,该懂事了,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可长大后我们发现,曾经的自己就像一个橡皮泥,被父母强行捏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过程中我们所有的反抗与挣扎,都被淹没在以爱为名义的汪洋中。就像影片中的李玩,明明喜欢物理天文,却被父亲强制性要求去报英语辅导班。
“我们都是为你好”,这是一句无法让我们拒绝的爱的绑架,我们都在这场绑架里亦步亦趋。
央视主持人董卿,是人人望其项背的人生赢家,似乎她的字典里都是成功和美好。可那么端庄自持的人,却在节目里谈及父亲时泪如雨下,“爸爸从小就对我特别严厉,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我这不对、那不对,我经常是边哭边吃。”
父亲不允许董卿照镜子,他告诉董卿马铃薯再打扮也还是土豆,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多读书;父亲也不让董卿买新衣服,他认为女孩子不该把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父亲对董卿的苛责让她越发没有自信,她觉得“自己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还好,最后董卿长成了父亲期待的样子,但父亲曾经那句“为你好”给她带来的伤害却始终无法痊愈,“当别人在花前月下,陪男朋友去吃个饭,我还坐在沙发上,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过错。我是个内心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总觉得我今天拥有的一切说不定明天就没有了。”
父亲的教育让董卿拥有了鲜花和掌声,却同时让她变得不安又压抑, 她是央视名主持,可她却很少真正的感到快乐。
央视曾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记录了三个问题少年在心理辅导学校改造的经历。当时有个孩子对着镜头说道,“我曾经是一个机器人,我的父母无论吩咐什么我都会乖乖做。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被控制了,他们就把我送到这里。”另一个孩子说,“其实应该在这里接受改造的是我的父母。”
我时常在想,父母把我们生下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快乐和有出息终究不能兼得,他们更希望我们是前者还是后者?
最可怕的答案是,有相当一部分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不完美人生的救命稻草,他们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愿望、没有过上的生活,通通要强加给孩子去完成。
这就是所谓的“你是爸爸妈妈的唯一希望啊!”
易烊千玺的母亲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提到,她学生时代就很羡慕班上的文娱委员,那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受到的荣光与关注是她青春的梦想和遗憾,可她却因贫穷不得不辍学去车间打工,所以她发誓一定要让儿子有个不平庸的人生。
“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母亲从小就把这句话灌输给易烊千玺,这句话也就此刻在了易烊千玺的脑子里,直到现在接受采访时他还会不自觉提及。
为了这个目标,易烊千玺的母亲从儿子五岁起就给他报各种特长班,带他去各地表演,易烊千玺每天都过着高度紧张的生活,找不到童年的乐趣,他那时唯一感到放松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锁好门、拉紧窗帘发呆出神,这也造就了他如今沉默寡言不合群的性格。
易烊千玺在第一季《亲爱的客栈》做义工时,老板王珂谈及他几度哽咽,“我觉得他没有一般孩子那么快乐,我很希望看到他笑,我挺难受的其实,刚才看他走,我想上去抱抱他……”
易烊千玺长成了母亲期待的样子,却没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他曾给母亲写过一封家书,其中有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楠楠(易烊千玺弟弟)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成长,我走过的路他就不用走了。”
原来,在他内心深处,他把做明星当成了一种自我牺牲。如今他已经满足了母亲的要求,那么弟弟就不要再步他后尘了,这个18岁的少年多让人心疼啊!
而那个被世人评价神经兮兮的郑爽,又何尝不是父母期待下扭曲的产物。
郑爽的母亲曾在镜头前骄傲地说道,因为自己年轻时想做明星没有实现,所以她就让郑爽代替她去实现梦想。
为了那个遥不可及的明星梦,她让郑爽4岁登台演出、5岁学舞蹈和钢琴、小学连连跳级、12岁一个人去成都学艺······爽妈自豪地说道,她对郑爽一贯奉行的都是军事化教育,钢琴弹错就打手指,小爽考了91分还要因为没考满分大骂她······如今郑爽成了大明星,爽妈觉得这与自己的成功教育有很大关系。
可真的是这样么?
一个12岁的小女孩,孤身一人背井离乡从沈阳到成都学艺,她要承受的是所有的不安、无助以及别人对她的异地歧视。一个人在外地没有人给予她情绪上的支撑,久而久之她养成了自说自话的孤僻性格,出问题了自己扛、受委屈了就躲起来哭、想说话时她就写日记、无聊了就自己和自己玩······
郑爽说她很害怕镜头,所以她很少参加活动,她很难去认同自己,更不享受做明星,甚至她把自己看低到尘埃里去,“我只有考试成绩很好、表演得了奖、进演艺圈满足父母的期待才值得被爱,所以我一定要努力样样得第一,这样父母才会爱我,而我本人,是不值得被爱的。”
郑爽长成了父母期待的样子,可她却自我否定、极度不自信,更成了别人眼里疯疯癫癫的神经病,悲哉!惜哉!
更讽刺的是,明明是我们在努力完成父母的期望,他们却还要反过来说都是为了我们,每天上班赚钱是为了我们、每天下班做饭是为了我们、把自己活得这么累也是为了我们。
我们感恩父母所有的付出与辛劳,可难道没有我们父母就不用这样生活了么?我并不是在否认父母对我们的好,我只是想说一直以来不是他们单方面为了我们,而是大家都在为了彼此而努力。
钢琴家郎朗曾在自传里回忆父亲:父亲的吼叫越来越响,越来越歇斯底里,“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父亲边说边递给我一个药瓶——我后来才知道瓶里装的是药性很强的抗生素。
父亲把郎朗当成了指望,并在指望变成无望时想要毁掉一切,郎朗说这是他生命中头一次,感到了自己对父亲深深的仇恨,他开始诅咒父亲。
还好郎朗和父亲都不用死,因为郎朗最终长成了父亲期待的样子,只是父亲当年的那些话依旧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如果你不吞药片,那就跳楼!现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无限制的给予,要交换的是无限制的控制与夺取。很多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仿佛是在做着什么买卖,“我生你养你为你付出一切,你就要听我的”。而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与感激,就这样消磨在予取予求和声色俱厉中,然后···恨就来了······
徐静蕾曾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
只要没有按照父母期待的路去走,我们就会被说成不懂事、叛逆,可我们也是个自由人啊, 为什么一定要去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期待?
我们从没怀疑过父母对我们的爱,更不敢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期盼的,只是父母的一丝丝感同身受,一丁点理解至上。
可我承认说这些话时,的确有很多矛盾,因为父母的严厉要求的确让我们长成了一个更有社会地位、更有好的物质生活的人。即便···有时我们并没有因此感到快乐。
所以到底是快乐重要,还是满足父母期待做个有出息的人更重要,这题无解。
就像看完电影《狗十三》后,我们谁都没法完全站在李玩和父亲中的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