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为各地各部门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提供了方法论。各地各部门要用好“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十二字方法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用好“先立后破”,方能行稳致远。“先立后破”,强调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发展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立”是破的基础,更是“破”的前提,体现了要谋定后动、蹄疾步稳,确保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生动诠释了“先立后破”的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在“立”和“破”上把握好先后顺序,兼顾当前与长远,避免“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先立后破”,要先立得起来,结合实际在思想理念、重点政策、产业布局上立起来,夯实发展的“底盘”;要破的得当,做到思想上“破冰”、工作上“破局”、攻坚上“破敌”,挑破发展的“脓包”;要破立有序,有一定速度,但又不能操之过急,统筹发展和安全,防止搞“一窝蜂”的进攻,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把握发展的“脉搏”。
用好“因地制宜”,方能抢占先机。“因地制宜”,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的具体运用,蕴含着尊重差异、量体裁衣的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才能抢占先机、主动出击,更好地掌握工作的主导权,提升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地制宜”,要“知自己”,实事求是了解本地的优势、短板,深入研究“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实现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落地转化;要“鉴他人”,通过比较和反思,汲取他人的智慧和启示,以活学活用、创新发展,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杜绝盲目投入、重复建设,克服“水土不服”问题;要“明全局”,从大局出发进行深思熟虑、精准定位和合理布局,统筹资源优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促进各产业协同推进。
用好“分类指导”,方能精准施策。“分类指导”,解决的是政策和措施的精准性问题,也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实行的科学工作方法。一分类就具体,一具体就深入。只有深入具体分析研究千差万别的发展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准确性的工作方法。“分类指导”,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理性推动工作,找准着力点和主攻方向,集中发力、以点破面:或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或通过优化生产关系,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或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同时,要立足实情、真抓实干,让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促进各产业实现质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