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幸福享不了~~~
这或许是我们人生中学会的第一首歌,妈妈,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名词。可是,很多孩子有妈妈,却一年只能见一次。
《爸爸去哪儿》有一个片段,蔡国庆老师问小女孩爸爸妈妈多久回来一次,小女孩干脆地回答两年,还解释两年就是过了一年还有一年。当再问道想不想爸爸妈妈时,小女孩低下头背过身小声说想。
爸爸妈妈是无奈的,不出去打工就没有好的生活条件;孩子是无辜的,独自忍受着思念的痛苦。当下,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在翘首以盼着父母的归来,对他们来说,爸爸妈妈的拥抱是个奢侈品。
他们不盼星星,也不盼月亮,只是盼望爸爸妈妈能多陪他们两天。一年有多个节日,他们最盼望的非春节莫属。
“小东,我妈妈腊月二十就回来了,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小亮兴奋地问小东。
“你妈妈腊月二十才回来啊?回来的也太晚了吧?我妈妈腊月十九晚上就到家了!”小东挺起胸脯,像个战胜的将军。
小亮耸拉着脑袋,瞬间失去了交谈的兴趣。
就像《小王子》里小狐狸告诉小王子“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妈妈的归期对孩子来说比春节更像一种仪式,掰着手指算着时间。每天早晨醒来都会比昨天更开心,更激动,尽管冬天是寒冷的,但是他们的内心是炙热的。他们知道自己盼了一年的妈妈马上就会回来了。
可是,妈妈回来了,他们却躲了起来:“这是妈妈,她还喜欢我吗?她肯定知道我期末考试没考好吧,一定会很失望吧。她知道我和同学打架了的事吧?一定不会喜欢一个打架的孩子吧?”
“孩子,你跑哪去了,快来让妈妈看看。快来看看妈妈给你买了什么,有衣服,玩具,还有好吃的,快试试衣服合不合身。”妈妈有点语无伦次。
“妈妈没有批评我,妈妈应该还是喜欢我的。”笑容终于再次在脸上绽放。
真好,妈妈的声音真好听;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妈妈买的衣服真好看;妈妈做的饭真好吃;被妈妈搂着,梦都是甜的……
他们盼望春节,却又害怕春节,春节过后,意味着短暂的相聚即将结束,又要面临长时间的分开和思念。
“妈妈,为什么你们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工作?”孩子不解地问妈妈。
“因为妈妈要挣钱,给你买衣服,买玩具,买好吃的东西啊!”妈妈摸着孩子的头解释。
“在附近工作不行吗?”孩子怯怯地问。
“在我们农村,附近哪有什么工作啊,即使有,也都是一些小的加工厂,钱少又累。”妈妈也很无奈。
“可是妈妈,我不想要很多钱,只想你能在家。”孩子泪汪汪地望着妈妈。
“傻孩子,等妈妈挣很多钱,妈妈就不出去了,陪着你。”钱总是得挣的,若不然怎么会有好的生活条件呢。
孩子沉默不语,他们不懂,不懂要很多钱干什么,不懂妈妈口中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不懂为什么就不能陪着自己……
只是,他们知道,当火车隆隆响起时,刚过完春节的孩子又开始盼春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