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总是说,你的性格真好,他的性格不太好。
那么,性格真的有好坏之分吗?
苏珊·凯恩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中给出了答案。
答案是:没有。
就像这个世界有男有女,天气有晴天、阴天、雨雪天,季节有春夏秋冬一样,性格的内向与外向,是这个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是这些多元的组合,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之所以会有性格“好、坏”的评价,显而易见是偏见在作祟。
外向者更具备行动力,他们热情奔放、胸襟开阔、善交际、合群、行动果决、无所畏惧。
相反地,内向者喜静不喜动、腼腆、迟钝、脸皮薄。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外向者的“高调表现”更容易让他们脱颖而出。
而更多的内向者,出于种种压力的原因,也不得不陷入被迫发展成外向性格的境地。
02
众所周知,性格这东西更多的是基因决定,与后天成长的经历共同塑造了现在的我们。
那么,“改变性格”究竟是否可行?
阿斯诺拉·马蒂诺斯生物医学影像中心的卡尔·施瓦茨博士通过研究指出,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它可以塑造我们的个性。
但无论自由意志带我们走出去多远,也无法无限超越我们的基因所划定的框架。
打个比方,我们就像一根根橡皮筋,富有弹性并且可以随时拉长,但是这种拉长是有限度的。
一旦超过了限度,就会“砰”地一声,迎来毁灭。
如此说来,内向者在这个推崇个性化的社会,是否就没有了出路?
非也。
我们在看到外向者的活泼奔放时,也应该意识到,他们不可避免地易激动、居高临下、爱出风头、脸皮厚。
而内向者安静的性情让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独处,善思辨、理智、好学、谦和、庄重、慎思、内省、谦逊,是内向者的另一面,从而使他们在思考力上更具备优势。
试想一下,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面对自家花园里青青的草地和满眼的风景,你会做些什么?
外向者会更加倾向于呼朋唤友,支起烤肉炉子,架起餐桌,与一众好友高谈阔论。
这个时候,园子的果树上掉下来一颗苹果,砸中了你,是的,此时你的注意力都在聚会的愉快氛围上,这一事件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另一边,安静的内向者则选择搬了把椅子,在树下边乘凉边享受无边的静谧。
“咚”,一颗苹果砸中了你,“咚”,又一颗苹果落地。
这时,内向者的“无聊”大脑中出现了疑问,为什么苹果会落地?
于是,多谢内向者漫无目的的遐想,让人类知道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
是的,牛顿是一个内向者,是世界上伟大的内向者之一。
正是因为有内向者的存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会有:
万有引力定律
相对论
叶芝的《第二次降临》
肖邦的《夜曲》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彼得·潘
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
谷歌
哈利·波特系列
······
海因里希·海涅说过:“好好想想这一点吧,你们这些自负的行动家们!毕竟,你们只是有思想之人的无意识的工具罢了。”
03
那些世界上伟大的内向者离我们看起来比较遥远,更多的内向者是平凡的普通人。
拥有内向性格的普通人,又该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许多人会从选择一项工作或职业开始,就努力地花很长时间来适应外向规范。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内向者会感觉不自在,甚至会长久的不愉快。
究其原因,是因为忽视了真正的自己。
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以下三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回想一下自己还提时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小时候我们关于“长大了想做什么”的回答,有可能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但在背后隐藏的渴望却显露了真实的内心。
比如,你想成为一个像杨利伟那样的航天员,你是渴望他被世人关注的目光,还是渴望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
那些让你情不自禁被吸引的工作,会让你不自觉地燃烧起激情和热情,哪怕没有报酬,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长,你也甘之如饴。
最后,要重视让你觉得嫉妒的事情。
怎么理解?
嫉妒虽然是一种接近邪恶的情绪,但是却能反应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你通常会嫉妒那些,得到了你梦寐以求的一切的人。
所以,如果你的心里有这样的一个人,那么,问问你的心,是不是渴望成为那样的自己。
当然,认识了真实的自己,只是选择职业、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在考虑是否接受一项工作的时候,除了考虑工资、社保、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前景之外,还需要关键的第二步,那就是衡量这份工作是否存在“恢复壁龛”。
什么是恢复壁龛?
“恢复壁龛”是曾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布莱恩·利特尔提出的概念,指那些当你想回归真实的自我时要去的地方。
它既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也可以是时间上的。
利特尔教授是“3M教学奖”获得者,这个奖项被称为大学教学欧贝尔奖。
他在哈佛的课程总是座无虚席,下课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铃声,大家的掌声就足以说明他的受欢迎程度。
但是这样一个受欢迎的人,在受邀外出演讲的间隙,一定会躲进卫生间的隔档里,以躲避需要和邀请方高级别领导共进午餐的压力。
在这里,卫生间就是一个“恢复壁龛”。
需要说明的是,与外向者在社交中就能获取无数精力相反,社交对内向者更多的意味着消耗,而要恢复精力,他们更倾向于独处。
安静的角落,独自的沉思,都能让他们迅速恢复过来。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中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内向者需要自我拷问:这份工作是否允许你花一些时间在你本身性格内的活动上,比如阅读、写作等?你是在一个私人的工作空间还是需要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工作?晚上或周末,你又有多少时间可以留给正式的自己?
而外向者也同样需要寻找恢复壁龛。那就是,要做的工作是不是包括发言、接触陌生人?办公室的环境够不够新奇和刺激?等等。
04
是不是外向者才是天生的领导者?
答案也是否定的。
你可以回忆一些场景,例如会议,很多时候,那些表现最活跃、最健谈的人的观点往往会占上风,并且最终成为决定性意见。
这个场景似乎印证了哈佛商学院“音量领导力”的正确性。
所谓音量领导力,即在团队中发言音量最大、最健谈的人往往被认为最有领导力。
可实际上,与哈佛商学院所推崇的音量领导力模型和我们惯常的思维相反,众所周知的很多最有领导力手段的总裁都是些内向者,包括比尔·盖茨、查尔斯·施瓦布、莎莉集团总裁布伦达·巴恩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前任总裁詹姆斯·科普兰。
研究表明,那些效率最高的团队,都是由内向者和外向者恰当组合而成的,而领导结构也是如此。
更多时候,世界并不存在绝对的外向,或者绝对的内向。
比如,一个在陌生人眼中羞赧、安静的你,可能在朋友面前就是大大咧咧、不计形象的角色;
一个平时埋头于书本、不爱抛头露面的你,站在讲台上,却是一个目光坚定、举手投足尽显风范的演讲者;
······
但这样“精神分裂”的人,明明就是同一个你。
对自己有明确的认知,找到自己最想实现的目标,在社会的压力下进行“橡皮筋”弹性范围内的外向角色的切换。
但同时,为自己保留“恢复壁龛”,即使身为内向者,也依然能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成为这个世界有影响力的一股力量。
如果你是一名外向者,在对待自己内向的朋友、爱人或其他人时,请尊重和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
就像苏珊·凯恩所说:“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对于有些人来说,适合自己的灯光是百老汇的聚光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一盏青灯便足矣。”
找到同类,获得认同并不难,但求同存异,才能让这个世界更多元,也才能让生活更丰富和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