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假拿起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读了起来。选这本书时纯粹是看到了题目把他和生活联系了起来,我想着这本书里讲的会不会是生活常态呢?读了几篇果不其然,这本书讲的就是人生百态,从官场到生活,直面的展现了什么是生活。我们总是会以刚开始的不屑到后来的“同流合污”,或者说那句,看着看着,走着走着,我们终于变成了曾经让自己讨厌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风平浪静,背地却是一地鸡毛。
这本书分为几个故事,不同环境不同场合的生活百态,但却是我们司空见惯、接地气的生活写照,所以当读到里面的人物时多少会有些感同身受,某些个场景真的就像自己的生活缩影。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林的故事,他展现了许多年轻人刚刚在职场打拼时的憧憬、迷茫、心酸、无奈、希望及随从。一个来到外地打拼的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无依无靠。拮据的生活、在单位的透明甚至遭受白眼,相信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小林刚进单位时,级别低,想着靠自己的勤劳帮助同事打杂来博取好感,生活中和老婆与另外一对夫妻挤在一套小房子里,过着憋屈的日子,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分到一套单独的住房。等房子问题解决了,又因为穷,每天为了买到豆腐而起早排队去买豆腐,结果又因为忘记放进冰箱豆腐馊了和,最后和老婆吵的不可开交。
生活的艰难也把小林老婆从温柔可亲的少女折磨成凡是斤斤计较,与保姆能随时唇枪舌战的妇人。因为不满保姆,所以想让女儿提早入园,又因为想让女儿想上外单位的幼儿园两口子东奔西走,费尽周折,最终还是无计可施,正当准备认命让女儿进家门口的小幼儿园时,邻居帮忙弄到了进外单位幼儿园的名额,本是高兴的事情,可后来小林两口子又不知道哪儿听的闲言碎语觉得是邻居怕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哭闹而让他们自己的女儿去陪读,他们懊恼自己没本事。一桩桩、一件件,没有结束,生活只要在,烦恼不会停。
难道没有完美的生活吗?所有人都在每时每刻经历着这样的糟糕吗?为什么有的人每天的生活看起来有滋有味,精彩无比?我想很多人想过这个问题。小林在书中给出了答案:其实世界上的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天天过下去,也蛮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生活用一地鸡毛教会我们坚守初心,历经磨难和考验才能积极长大。成年人的世界总在不断崩溃和自愈中交替拍拍肩膀上的琐碎,依旧要整理出一个光鲜的自己应对明天。
愿每个人都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活出自己,超越自己!